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永基卓瑪)由于近幾年香格里拉市場上蔬菜供應充足,香格里拉大部分居民在過年期間,在不用向往年一樣,提前準備過年所需食品。目前,春節還沒過完,但菜市場各類產品貨品齊全,極大地方便了百姓的菜籃子。 20多年前,香格里拉時鮮蔬菜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洋芋、大白菜等。過年的時候,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過年時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是買不到時鮮蔬菜的。記得那時,我父母在過年前十來天就要把各類蔬菜買回家里,當時也沒有冰箱,只能裝在箱子里,或是放在菜地里,還得鋪上厚厚的草席子,用塑料薄膜蓋得嚴嚴實實的。十五過了菜市場才會零星來幾個賣菜的。現如今,年三十早上去買菜也還來得及,吃多少買多少,而且天天都可以買到新鮮的。這些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現在可以說是趕上好日子啦! 提到如今的日子,市民都在感嘆改革開放好,大量蔬菜登上餐桌,逐漸改變了當地人的飲食結構,提高了生活質量。 改革開放40年,最讓老百姓感覺真切的就是菜籃子、米袋子的變化。從糧票、肉票供應到現在市場的繁榮;老百姓的餐桌從滿足溫飽到吃出品味、吃出健康的質的變化。在實行計劃經濟的歲月里,人們購買糧油、副食品都離不開票證,談起過去的日子,一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人感觸頗深。那時,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都挺緊張,糧食和副食品得精打細算。糧店、副食品商店是計劃供應,發糧票、發菜票。去肉鋪選肉,一般都專愛挑肥的,就是為了回家能再熬點豬油改善伙食。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原有的計劃商品經濟逐漸被市場經濟體制所取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大型商場、農貿市場、副食品超市遍布全州,琳瑯滿目的商品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米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