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雪過后,維西縣保和鎮開啟繁忙模式,農民群眾有的忙著種藥材,有的開挖山藥基坑,有的搶修機耕路,有的在大棚中除草施肥,群眾搶抓節令忙栽種,保障全年有穩定收入,脫貧有希望。 據保和鎮黨委副書記和繼臣介紹,2017年,保和鎮共建設蔬菜大棚70畝,發展中藥材2737畝,種植魔芋746畝、水果910畝、花椒3637畝、青刺果637畝,畜禽養殖1.3萬頭,中華蜂養殖700箱,生態魚60畝,推廣糯山藥種植551畝,百合924畝。今年,保和鎮提出了“12345”的精準扶貧工作思路和 “一個引領兩個依托七大產業兩個發展兩個目標兩個率先”的“127222”產業發展思路,全年將完成以糯山藥、百合、魔芋為主的“餐桌”產業4443.5畝,以花椒、核桃為主的“生態”產業740畝,以冰葡萄、蘋果、梨為主的“莊園”產業1835.8畝,以當歸、秦艽為主的“健康”產業9948畝,以葫蘆蜂、中華蜂為主的“甜蜜”產業810箱,確保產業扶貧取得成效。 今年,保和鎮將全面打造“餐桌”“生態”“莊園”“健康”“甜蜜”和“休閑”六個品牌。河谷地區,主要發展蔬菜、魔芋和傳統產業的鞏固提升;二半山區發展以糯山藥、百合、花椒、核桃產業為主;以蘭永村為基地,重點發展冰葡萄、雪桃、木梨等水果;在高寒山區的羅馬村、臘八底村及永春村鍋底塘、華怎迪等高海拔村組,以種植當歸、木香、秦艽等中藥材為主。鼓勵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養殖,重點以生態豬、生態牛、生態雞、養殖中華蜂及葫蘆蜂為主的養殖產業。在四條鎮級旅游路線輻射范圍推進“農莊”建設,打造集休閑、娛樂、文化為一體的具有民族元素的特色農莊。力爭通過合理布局,形成產業與產業之間互相映襯,互相融合,牌牌相扣,促進農民穩固增收。 (記者 余麗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