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洪程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3月16日上午,傈家山寨維西縣保和鎮羅馬村第二場“促脫貧、感黨恩、建和諧、創四美”主題宣傳活動在羅馬組文化活動場所舉行。州法院退休干部和桂君到會用傈僳族語言為300多名傈僳族群眾宣講黨的惠農強農政策。他以身邊的人、身邊的變化為例子彰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發生的歷史性變遷,通俗感人的語言直抵心田,激發斗志、催人奮進。 兩個多小時的宣講中,羅馬村傈僳族紛紛圍在和桂君身旁談體會、話變遷、講未來。 “您講的就是我們想聽的。黨的政策扎實好,社會主義扎實好,精準扶貧扎實好!”羅馬村65歲的傈僳族老人蜂誠實對和桂君說,“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尤其是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以來,我們村每天都在發生喜人的變化。我們家是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家住進了新房子,發展了中藥材、羅馬雞養殖業,收入增加了,不愁吃、不愁穿,學生娃娃上學有保障、生病看病不用發愁,照這樣干下去,明年就能摘掉貧困帽子了。” 年輕的傈僳族農民蜂志榮接過蜂誠實老人的話說:“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我們村發展最快的5年,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5年。過去,我們村到縣城的公路是泥巴路,坑坑洼洼,出行不安全,不方便。現在安逸了,從村里到縣城的公路加寬了,硬化了,只需20分鐘就到達維西縣城,我們村的120名年輕人早去晚來到縣城打工。去年,我們村實現了同組公路全覆蓋、全硬化,一直通到家門口。我們村機動車已經達到530輛,真正結束了人背馬駝的歷史。” “你說的對。”傈僳族青年蜂云生接過話說,“過去,我們村靠山吃山,靠賣炭過日子,燒炭賣是很繁重的體力活,但這種繁重的體力活不僅沒有改變貧窮落后面貌,還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現在好了,我們村家家用上了電,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國家給了我們生態補償資金,還增加了生態管護員。生態得到保護了,中藥材、羅馬雞、中華蜂種養殖業發展起來了,群眾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 “大家說得好。我也說兩句。”黨員致富帶頭人、羅馬組組長蜂利生接過話說,“我們的脫貧路子越走越寬廣,脫貧摘帽的底氣越來越足。我們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銷售羅馬雞12000多只,今年我們決心生產出售羅馬雞20000多只,帶動所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如期脫貧。” “在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我們村認真實施生態立村戰略,打好‘餐桌牌’‘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到目前,我們村農家樂已經發展到8家,鄉村旅游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今年,我們村農家樂將增加兩家。我們村的羅馬雞瞄準了維西縣城市場,與餐廳簽訂了購銷協議,不愁銷路。今年,我們村中藥材種植面積將突破2000畝,銷售羅馬雞20000只以上,生產銷售原生態蜂蜜8000斤以上。只要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羅馬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羅馬村黨總支負責接過話說。 燦爛的陽光下,一張張幸福的笑容像春天一樣美麗,創建“秀美、富美、和美村莊”的大幅標語熠熠生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