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尼西情舞節”系列活動側記 4月23日,第二屆“尼西情舞節”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成果展演系列活動在香格里拉市尼西鄉小學舉行。當天,尼西鄉各族群眾身著盛裝,扶老攜幼,笑容滿面地來到活動現場,共同歡度這喜慶的節日。 上午10點,伴隨著一陣禮炮聲活動正式開始,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們手捧哈達,誦經煨桑祈福,桑煙裊裊,將吉祥的祝福送給現場每一位賓朋。 格桑梅朵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尼西情舞》拉開了文藝表演的序幕。文藝表演分尼西緣、尼西情、尼西夢3個篇章,尼西鄉4個村委會及五境鄉、奔子欄鎮、四川省德榮縣瓦卡鎮等毗鄰鄉鎮的演員們表演了17個精彩節目。舞蹈《土陶記憶》、歌曲《感恩》、合唱《頌黨恩》、小品《阿才脫貧》等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大家不時拿起手機記錄精彩瞬間,分享美好時刻。 小品《阿才脫貧》講述的是懶漢阿才在扶貧工作隊員的幫助下,從等著政府送錢上門到戒掉嗜酒習慣,從思想上樹立我要脫貧觀念的故事。這也是尼西鄉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真實寫照。該鄉自2015年9月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認真組織開展脫貧攻堅4個“百日會戰”及“九大工程”項目建設,注重扶貧先扶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到2017年底,全鄉未脫貧建檔立卡人口從109戶488人減少至7戶37人,尼西鄉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老百姓盡享改革發展成果,日子越過越幸福。 下午2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尼西情舞”傳承保護成果展演系列活動給觀眾獻上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歌舞表演,展現了尼西鄉各族群眾知黨情、感黨恩及熱愛、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的良好風貌。 活動期間,毗鄰鄉鎮和當地參展人員帶上了精美的木碗、藏族服飾、弦子、藏刀、青稞酒、土陶等特色產品前來參展,吸引眾人圍觀購買。 在全國上下深入踐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之際,尼西鄉緊緊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以“兩帶六基地”為抓手,全鄉各族干群正在為創建文化傳承強鄉、特色產業強鄉而努力奮斗。(央金拉姆 和建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