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保和鎮創建“四美”活動側記 “這幾年,我們家好事一件接一件,硬化路修到了家門口,一家人住進了安居房,通了自來水,通了廣播電視,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家要種好百合、糯山藥,增加收入,跟著致富帶頭人,過上美好日子。”拉河柱村老鴉樹村民小組傈僳族農民李金花滿懷信心地說。 誠如李金花所言,這幾年,老鴉樹村民小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向著秀美、富美、和美目標闊步前進。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近年來,維西縣保和鎮按照縣委政府創建最美城鎮、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最美人物的工作部署,把創建“四美”工作與基層黨建工作、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黨組織為核心,以創建“四美”為動力,打好脫貧攻堅戰,讓群眾又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四美”就是標桿,就是努力方向。4月30日下午,保和鎮創“四美”現場觀摩會議在羅馬村羅馬組舉行。為什么在羅馬組召開觀摩會?維西縣委常委、保和鎮黨委書記蔡武義一語中的:“羅馬組在創四美活動中走在前列,被評為2018年第一季度最美村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后,哪里搞得好,我們就在那里召開觀摩會。”羅馬村羅馬組好在哪里?好在“十二有”:有具有傈僳族文化特色的安居房;有干凈整潔的庭院;有覆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的扶貧產業;有覆蓋全村的安全飲用水;有通組入戶的水泥路;有安全電網入戶;有廣播電視全覆蓋;有文化科技活動場所;有黨支部集體經濟;有良好的生態;有衛生整潔的人居環境;有黨員致富帶頭人。 黨建引領創“四美”。在當天的觀摩會上,羅馬村“三委”和扶貧工作隊隆重表彰了2018年第一季度最美人物、最美家庭。在熱烈的掌聲中,蜂利生等最美人物走上領獎臺。“蜂利生是帶頭帶領致富的好黨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參加表彰大會的羅馬組共產黨員蜂云生的話表達了全體村民的心聲。蜂利生是一個志向高遠的年輕人,他打出了羅馬雞品牌,走上致富路,并以無償發放雞苗、提供技術服務、銷售服務的方式帶動12戶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 4月27日是拉河柱村第五支部黨員活動日。支部書記用簡樸的語言說:“我們今天活動的主要任務主要有兩項,一是學習新黨章,二是開展整治環境衛生義務勞動。” 第一項任務完成后,共產黨員們拿著鋤頭、掃帚等工具積極投入整治環境衛生勞動。70歲的蜂美菊老人跟大伙一起勞動,身體很健朗,臉上帶著微笑。按照支部規定,65歲以上的老年黨員可以不參加義務勞動,但蜂美菊還是來了,其他4名老黨員也來了。“我是一名老黨員,只要能動,我都要參加支部活動,堅持學習,能做的一定要努力做,不能只說不做啊!”蜂美菊老人說。 為促進高泉村生態文明建設,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道生態環境,高泉村“三委”、扶貧工作隊認真落實河長制,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保護母親河,創建最美村莊實施方案》,劃定區域,黨員帶頭,群眾積極參與,常態化清理永春河高泉段垃圾。4月21日,高泉村“三委”、駐村工作隊和全村17個村民小組組長、會計、黨員、護林員100余人開展保護母親河,創建最美村莊行動。清河行動分為4個小組,由小組長統一指揮,對永春河高泉段河兩岸垃圾和水面漂浮物進行清理,疏通堵塞的河道,按照全覆蓋、無盲區的標準清除河道垃圾,使河道環境煥然一新,高泉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今年以來,白帕塘村民小組先后迎來了4批次學習參觀團。永春村白帕塘黨小組圍繞優美、富美、和美“三美”目標,抓實創建“四美”活動,形成“五比”新風。通過抓實創建最美城鎮、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最美人物活動,白帕塘村民小組形成了比勤勞、比腦瓜子、比錢袋子、比房子、比培養孩子“五比”新風,比出了精氣神,比出了好日子。 創建“最美城鎮”社區黨組在行動。退休教師共產黨員秦桂堯家被評為白鶴山社區2018年第一季度最美家庭。秦桂堯家是一個由3種民族組成的和睦家庭,她本人被評為迪慶州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在家里,她是民族團結進步的倡導者、實踐者,在社區,她同樣是民族團結進步的積極倡導者、實踐者。在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建設中,秦桂堯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群眾的普遍贊譽和組織的充分肯定。 南路社區、白鶴山社區、十字街社區黨總支通過宣傳動員,在轄區范圍內全面摸排了城區環境、道路環境和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列出任務清單,定期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開展集中整治,與環保部門協同簽訂了臨街鋪面“門前三包”責任制,入戶調查汽車維修單位空氣污染問題,積極參與執法局共同開展占道經營整治,社區志愿巡邏隊還加大了學校周圍的護村巡邏。鄰里齊心,村組一致,營造了和諧安定美好的“四美”環境。(楊洪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