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大山包圍的香格里拉市上江鄉木高村拉古直村民小組綠色蔥郁、鳥語花香,一條潔白的水泥衛生路在莊稼和林木遮蔽下時隱時現地環繞山間,嶄新的樓房,平整的道路,幽雅的環境,置身在這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美麗畫卷中,記者深刻地感受到精準扶貧工作給大山深處的村莊帶來的強勁脈動和美好變化。 關于路的話題,很多拉古直村民心中有著太多難忘的記憶,拉古直村民小組隱藏在大山深處,距村委會約8公里路程,村民進出和所有物資全靠人背馬托,不要說建筑材料,就連日常用品成本也很高。當時,一袋水泥馱運到村里成本已高出兩倍多。大山像一張無情的巨手阻擋著這里的一切,通路成了幾代拉古直村民最迫切的愿望。20世紀末,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投工投勞,通過沒日沒夜的奮戰和艱苦努力,終于修通了一條進村土路,路雖修通,但一直處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態,要是遇上雨季,還時常出現塌方等現象,另外,公路等級低,質量差,彎路多,每年都會出現多起車禍,死傷無數。 “要致富先修路”。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拉古直村民小組的交通牽動著香格里拉市政府辦、市水務局等掛包幫單位和村“三委”、工作隊員的心,大家的共識是:拉古直小組要脫貧,首先要突破交通“瓶頸”,徹底改變群眾“出行難”問題。 2015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拉古直小組進村公路進行了改擴建,修通了全長6公里的水泥硬化路,“通路百業興”,交通極大地改變全村人出行難問題,點亮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托起了全村人的新希望。 沿著干凈衛生的水泥路前行,嶄新的民房掩映在綠樹叢林里,村民小組長次志華正在打理剛種植的藥材,兩棟重新裝修的房屋嶄新整潔,庭院里的鮮花在暖陽下盛放。“精準扶貧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實惠,政府給村民扶持建房費,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住房條件。”次志華高興地說。 村民阿喜貴說起住房的改善時臉讓洋溢著激動之情:“我家原先住在一棟80年代修建設的簡易房里,修建新房是我家多年的夢想,如今,在政府扶持下,我家蓋了新房,實現了多年的夙愿。” 據介紹,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拉古直村民小組實施改水、改廁、改路、改灶、改房,村里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還建起村組活動室、村民議事室、文化娛樂室等硬件設施。36戶群眾得到了政府3萬至5萬元的建房扶持資金,家家戶戶蓋起了漂亮的新房,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另外,在精準扶貧工作隊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該村打破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在致富帶頭人的帶領下,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利用獨特的氣候優勢,在荒坡野林見縫插針式地種植花椒、核桃等經濟林木,讓荒山變金山,重樓、白芨、當歸等藥材成為富民產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聚寶盆。(陳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