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西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助力產業扶貧側記 5月19日,維西縣龍頭養殖企業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以每斤7元的保底價回收白濟汛鄉永安村羅爪組、王打組、巴倮組產業扶貧生態豬,解決了貧困群眾近百頭存欄豬的銷售問題,進賬20多萬元,讓養殖農戶吃下了“定心丸”。 永安村巴倮組養殖戶和裙高興地說:“前幾年生豬價格好,收入也不錯,但今年生豬價格下跌,養殖風險加大。好在我們與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雙方簽訂每斤7元的保底價,保障了養殖戶的權益,我們愿意繼續養下去。”和裙說,作為養殖戶不愁養不出肥豬,愁的是銷路。今年,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以每斤7元的保底價回收生豬,讓養殖戶們很高興。 據了解,今年生豬價格大幅下跌,目前,瘦肉型生豬出欄均價在每斤5.09元,比去年同期的7.61元,每斤下跌2.52元。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維西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實行“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經營,并打造無公害豬肉產品。在“公司+農戶”合作模式下,規模生豬養殖戶只需投入一定成本建立豬舍,豬苗、飼料、疫苗等費用一部分由村集體經濟墊支,一部分由公司墊付。生豬出欄后,公司在協議價格的基礎上,參考當時的生豬市場價格,收購養殖戶的生豬,為養殖戶預留利潤空間。 據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陳武介紹,自2015年以來,公司積極投身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先后與全縣800多戶養殖戶簽訂合同,其中,建檔立卡戶500多戶,養殖戶覆蓋保和、塔城、康普、葉枝、巴迪、白濟汛等鄉鎮。 “以每斤7元的價格回收肥豬,雖然公司在每頭豬上多付了600多元,但我們寧愿自己虧損也不愿打擊養殖戶的積極性。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擴大銷售市場,逐步解決經營中存在的困難。” 董陳武說。 位于塔城鎮啟別村拉牙組的哈達農莊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經營范圍以家畜家禽的養殖、加工及銷售為主。目前,公司擁有生豬養殖圈舍8600平方米,辦公區、飼料加工區1200平方米,糞污處理池420立方米,水、電、道路等設施配套齊全,引進國內先進的養殖設備及技術,年出欄生豬可達到1萬頭以上。公司積極拓展市場銷售渠道,通過“自繁、自養、自銷”形成產、供、銷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商品生豬全部送往縣城或周邊地區加工銷售。 公司副總、銷售部經理聶臣富說,公司于2014年9月與維西縣各中小學校食堂簽訂了豬肉供應合同,既讓學生吃到安全放心的豬肉,又給公司和養殖戶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年銷售收入1200萬元以上,年均利潤180萬元。 聶臣富說,公司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中,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與精準扶貧掛鉤單位和農戶簽訂生豬購銷合同,公司以低于市場價格向農戶提供優質仔豬和二元母豬,并免費給予技術指導。當前,由于生豬市場低迷,這些舉措給公司的銷售工作帶來極大困難,但公司將竭盡所能開拓銷售渠道,保障公司和養殖戶利益。 講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公司董事長李方會充滿信心:“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肉食品的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畜產品消費逐步由消費型進入生態型的質量安全階段,所以建立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及生態化的養殖場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呈現更大的市場空間,并立于不敗之地。” 李方會表示,在未來發展中,公司將利用維西縣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生態優勢,取長補短,積極引進外部優良品種,結合我州特有地方品系(藏香豬),建立一個適合地方生豬標準化及產業化推廣的良種豬種源生產基地,努力實現養殖戶全縣七鄉三鎮全覆蓋,完成養殖小區布局,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更多農戶通過養殖實現脫貧致富。 (記者 余麗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