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峰從準扶貧建檔立卡戶到致富帶頭人的故事 ?◎楊洪程 2018年6月18日,維西縣永春鄉傳統情人節暨“脫貧致富獎”頒獎大會在永春鄉民族文化廣場隆重舉行,近萬名各族群眾參加盛會。在熱烈的掌聲中,一位傈僳族中年漢子走上領獎臺,他的臉上寫滿自信、自豪。“啊嘖嘖,華峰不簡單,自己脫貧了,還帶著幾戶貧困戶脫貧!”臺下,不少群眾發出這樣的贊嘆聲。 這個傈僳族中年漢子就是華峰。華峰是哪里人?為何被群眾稱贊? 華峰今年55歲,小學文化。他原本是永春鄉三家村扎木坪子村民小組人。2010年,妻子跟他離婚了,兩個孩子跟著母親走了。華峰孤身一人來到現在的居住地——永春鄉美光村岔河村民小組。說起離婚的原因,華峰很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都是貧困惹的禍。” 華峰現在的新居背后有一塊重樓地,旁邊有一間用木板圍著的杈杈房,上面用塑料布蓋著。這就是華峰搬到岔河時住的房子。 “你為什么還保留著這間杈杈房?”永春鄉宣傳委員和珊問。“留個紀念。”華峰回答。 搬到岔河后,華峰又有了一次短暫兒痛苦的婚姻。2011年,華峰跟菊香村的一位姑娘結婚了。這段婚姻給華峰帶來深深的痛苦。2013年1月,華峰的媳婦連一聲招呼都不打就悄悄跑了。問其原因,華峰依然說了句:“都是貧困惹的禍。”媳婦留不住,日子不好過,華峰十分的痛楚,整天借酒澆愁,破罐子破摔,幾乎對生活失去信心。 ![]() 就在華峰被表彰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華峰家,找到了華峰被群眾稱贊的答案。 我們走進華峰家占地三分多的庭院,華峰和一位年輕婦女臉上堆滿笑容前來迎接。泡茶、傳煙、上瓜子,兩個人忙著招呼我們。“老華,這是你家什么人?”永春鄉宣傳委員和珊問。華峰不無自豪地回答:“這是我新娶的媳婦。她叫和麗華,麗江黎明人,納西族,比我小12歲,到我們家才兩個月呢。” “老華日子好過了,娶到漂亮媳婦了。”美光村黨總支負責人笑著說,“老華真能干,短短三年時間,實現了‘三變’:從住杈杈房到住大樓房,從貧困戶變成致富帶頭人,從光棍漢變成有家室的人。” “太夸獎了,太夸獎了。我有今天全靠精準扶貧好政策!”華峰謙虛地說,“我發展養蜂、種重樓、蓋新房,這些都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家鄉有句話,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要感謝黨和政府。” ![]() 華峰說得不錯,他實現“三變”是從大興精準扶貧攻堅戰開始的。說起自己的轉變,華峰打開了話閘子:“過去,我思想消沉,天天喝酒,沒心思干農活。扶貧工作隊、鄉里的掛鉤干部和村干部到我家10多趟,耐心細致地開導我,教育我,幫我出主意想辦法。我心里想,人家領導這么關心我,支持我,我怎么能躺著不動等小康呢?于是,在干部們的幫助下我動起來了。” “動起來”的華峰做出的事情實在“不簡單”。華峰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懂養蜂、養羊和中藥材種植技術。“動起來”后,華峰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了。2015年,華峰被聘為生態護林員,每年工資8100元。鄉政府實施“四改一統一”項目,華峰一邊種藥材、養羊子,一邊建設新房,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家的新房就建成了:一棟樓房、一間廚房和一個衛生間,庭院也硬化了。當年,華峰賣藥材、賣羊子收入超過了4400元。2016年,華峰買了20箱中華蜂,當年賣蜂蜜收入就達12000元,一下子就翻身了,加上中藥材收入,這一年,華峰總收入達到21400元。華峰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他向村里提出申請,要求退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2017年,華峰的脫貧路子越走越寬廣,他種植重樓收入11萬元,加上其他經濟收入,華峰實現年經濟總收入15萬元。今年,華峰成功培育重樓苗32萬株,以每苗最低價格一元計算,到2019年3月,華峰光是重樓苗收入達32萬元。現在,華峰的中華蜂已經達到36箱。 ![]() “我現在日子好了,活得有尊嚴了。我已經向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華峰說,“我向村里提出請求,帶4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脫貧。” “我們很感動,華峰自己脫貧后主動要求帶4個貧困戶脫貧。他給每個貧困戶發放10箱中華蜂,教他們養蜂技術,幫他們找好的銷售渠道。”美光村黨總支負責人說。 “你是怎么看上華峰的?”和珊笑著問。“他勤勞、善良、能干!”和麗華回答的干脆利落,旁邊的華峰笑的合不攏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