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是一個好心人,誰有困難他都伸手幫助。”維西縣永春鄉四保村磚廠工人李海平逢人就說。 前不久,雷文被評選為永春鄉“最美人物”。 學雷文什么?永春鄉黨委書記在表彰大會上說:“學習‘最美人物’在創建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 好人的故事傳遍永春河畔,好人的精神凝聚起各族群眾向貧困宣戰的磅礴力量。 四保村傈僳族青年李海平講述了他們一家跟著雷文摘掉貧困帽子的故事。2015年,剛剛結婚不久李海平帶著妻子離開老家外出務工,丟下年邁的母親和長年帶病失去勞動能力的父親。原本想外出務工能賺到錢,可是在外闖蕩了2年還是沒有摘掉貧困帽子,家里依然一貧如洗。 2017年1月,李海平回到老家過春節,聽聞村里的共產黨員雷文帶著鄉親們創辦脫貧產業,使不少鄉親過上了好日子的消息,于是找到了雷文,希望能在他那里找到脫貧的路子。 “想不到,作為村委會主任、致富帶頭人的雷文這么和善。”李海平說,“我到雷文家,雷文熱情地招待了我,并和我做了交流,讓我看到了擺脫貧困的希望。” ????在雷文的幫助下,李海平到雷文創辦的磚廠工作,除吃住外,每月收入2400元。在家門口就找到工作的李海平有了照顧老人的時間,老人臉上的愁容蕩然無存了。 ????每天,雷文的磚廠至少有16個工人做工,長期務工人員中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8名。他們都是附近村子的中青年,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顧到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雷文是搞循環經濟的帶頭人。”永春鄉鄉長蜂云林說:“他創辦了專業合作社,建起了油廠、酒廠、養豬場和中藥材種植基地,油渣做煮酒燃料,酒糟喂豬,豬糞用在了中藥材基地上。” 雷文的油廠、酒廠、養豬場每天最少用工人20個,每個工人日工資80至100元,還供吃住。 有了油廠、酒廠,四保村群眾生產的核桃、青刺果等農產品賣上了好價錢。去年以來,雷文收購核桃60噸、青刺果15噸。 “我們生產的油和酒不愁銷路,小老板和消費者直接到我們廠來購買。”雷文說,“因為我們做有良心的人,生產有良心的產品。” 說到這里,鄉長蜂云林插話說:“10多年前,雷文就是維西縣學科技用科技先進個人、青年致富帶頭人和學雷鋒標兵了。如今,他在脫貧攻堅路上建中藥材基地,創辦磚廠、油廠、酒廠、養豬場,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成為我們永春鄉‘最美人物’。” 雷文是一個胸懷遠大的年輕人,他創建了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75畝,建設了75畝中藥材基地,種植秦艽60畝,黨參15畝,覆蓋農戶20戶,其中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11戶。 傈僳族貧困山寨米四馱村民小組的貧困戶浩志華永遠不會忘記雷文的深情厚誼。2008年,浩志華由于家境困難,無米下鍋,找到了雷文。雷文二話沒說就將310元的大米和食用油借給浩志華,并說:“你什么時候有能力了就什么時候再還吧。” 近10年來,雷文的賒賬已經達到10多萬元。 2015年3月,雷文買了12只山羊,將羊交予貧困戶李金華飼養。當時二人商議,12只山羊的本子不能丟,生產出來的小山羊歸李金華,等到山羊發展起來了再把12只山羊交予其它貧困戶。 浩志軍是一個精神病人,家住米四馱村民小組,至今一個人生活,是特殊的貧困戶。雷文主動掛鉤扶貧浩志軍。浩志軍沒有飼養豬的能力,雷文承諾每年為浩志軍托養一頭小豬,等小豬長大后將豬宰了送給浩志軍。2015年以來,雷文的養豬場免費為鄉親們提供改良豬種服務,每年都在30頭以上,與此同時,雷文還以高出市場價1%的價格收購農戶散養的肥豬,幫農戶解決銷售難的問題。 “當前,我們養豬場正在抓緊開展野豬改良工作,野豬養殖規模已經達到82頭。我們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開展野豬生產,將小野豬發放給農戶,等到養大后由合作社回收。到明年,野豬將成為我們養豬場的龍頭產品。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村貧困戶從2015年的264戶減少到現在的3戶。這3戶將在今年年底脫貧。”雷文不無自豪地說。 看上去,穿著樸素的雷文一點不像干大事的人,但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卻投射出自信、智慧、執著的光芒! “你管理著這么多產業不覺得苦嗎?”筆者問雷文。“說不苦是假話,我每天眼睛一睜忙到天黑,睡覺前還要學習兩個小時。盡管這樣,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汗水澆灌的果實分外甜,我在苦中實現了人生價值。”雷文回答。(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