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余麗芹)8月7日,維西傈僳族發展研究會白濟汛分會成立一周年了,在這一年里,該會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研究會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用,履行挖掘整理保護研究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職責,挖掘采集整理了大量傈僳族傳統文化,為維西傈僳族文化繁榮和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該分會自2017年8月7日掛牌成立以來,34歲的分會長余尚權同志不計報酬多方奔走,積極謀劃,在傳承傈僳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年來,該分會尋找菊律、處處瑪弓、起本制作民間藝人,并視頻記錄制作和選材過程;舉辦第二屆邦達民族文化藝術節,分別策劃拍攝并制作余紹興、余伍四媽主辦的(來亨措)《瑪米瓦器》,深入村寨收集《瑪米瓦器》原始資料;到康普鄉樂中樂村拍攝制作《傈僳族音節文字》《黨旗下的阿尺目刮》;記錄《祭天古歌》,收集整理并組織拍攝及制作了《闊吾闊底》視頻資料。 該分會還舉辦了傈僳族木刮、瓦器器傳承培訓班,培訓吸引120名傈僳文化愛好者參加,培訓中,白濟汛傈研分會會長余尚權邀請精通“三大件”樂器的民間藝人余新光、余明光、余國清、余貴榮等,手把手培訓學員,提高他們的木刮、瓦器器的功底和水平,為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刮、瓦器器打下基礎。 余尚權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該分會將一如既往地在挖掘整理傈僳族傳統文化,特別是在口傳文化的挖掘傳承上下功夫。組織白濟汛鄉傈僳族民間藝人,力所能及地做好培訓工作,為維西傈僳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