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春鄉中藥材種植基地。 8月的永春,鄉村沃野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坐落在拖枝村平壩村民小組的吉順藏香豬養殖基地,一排排規范的圈舍整齊排列,技術人員正忙著幫前來認領藏香仔豬的貧困群眾挑選仔豬。這是永春鄉與公司合作實施的一個產業扶貧項目,以“公司+農戶+基地”的方式,由吉順公司將優質的藏香仔豬免費發放給當地貧困群眾飼養,并與貧困戶簽訂保護價訂單回購協議,待仔豬長到50公斤左右,再由公司統一回收。2017年,公司扶持永春鄉貧困群眾150戶612人,共養殖藏香豬1200頭,戶均實現增收6400元。 近年來,維西縣永春鄉以發展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基本形成了“四千四萬、八大基地”產業格局,以建設萬畝中藥材、萬只烏骨羊、萬只土雞、萬頭生豬基地和千畝冰葡萄、千畝稻田養魚、千畝水果、千箱中華蜂基地為目標,實現增收產業覆蓋到每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使全鄉群眾受益,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因地制宜建基地發展產業促增收 “永春鄉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全局性工作和頭等大事來抓,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全鄉6個貧困村脫貧奔小康最重要的支撐來系統謀劃和強力推進。圍繞促進貧困村、貧困戶脫貧不返貧、增收奔小康的目標,緊扣維西縣‘五個緊跟’‘三個緊扣’的產業發展思路,結合全鄉生物資源及發展現狀,不斷推進全鄉‘三大產業、八大基地’建設,實現全鄉107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至少一項產業扶貧政策,不斷促進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永春鄉鄉長蜂云林說:“今年,我鄉為確保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進一步增強造血功能,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積極引進龍頭企業,篩選了11家有實力的企業,繼續鞏固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為模式的特色農業產業,涉農資金累計投入2066萬余元,為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中,永春鄉黨委政府依托資源特點優勢,緊扣市場做文章,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增收,確保貧困農戶精準脫貧不返貧。 新型模式來引領優勢產業結碩果 中藥材種植方面,2018年,永春鄉以“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與云南香格里拉蘭草藥業、維西供銷藥材土產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合作種植秦艽、當歸、木香、黨參等中藥材7435畝,覆蓋有勞動能力并愿意發展中藥材產業的農戶2244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25戶,并按種植戶耕地情況戶均扶持價值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優質中藥材種苗。 冰葡萄種植方面,繼續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依托藏地天香酒業有限公司,在拖枝村、三家村流轉土地近1000畝進行冰葡萄規范化種植,受益農戶609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29戶。 永春鄉副鄉長和振宇說:“農戶在冰葡萄種植過程中,可獲得雙份收益,一是土地流轉收益每年每畝800元至1000元;二是農戶在基地打工收益每人每天80元,與公司的協議中已經明確,涉及土地流轉的農戶,公司需提供1年不少于35天的基地務工機會,收入可達到2700元以上,再加上農戶為公司提供農家肥每車不低于500元,確保農戶年收入4000元以上。” 中華蜂養殖產業方面,永春鄉同樣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依托當地的龍頭企業碧羅雪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維西蜜多瑞格格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和拖枝蜜鄉合作社,在全鄉蜜源充足區域選擇有養殖意愿的農戶,扶持養蜂1000箱,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278戶,年底可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 四千四萬齊發力產業護航奔小康 根據地域環境不同和貧困群眾需求多樣性的實際,永春鄉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圍繞發展“健康事業、幸福事業、甜蜜事業”,在傈家土雞養殖、經濟林果種植、肉驢養殖、稻田魚養殖、烏骨羊養殖、藏香豬養殖等方面做文章,2018年,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586萬余元,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最大限度地保障貧困群眾的收益,農業扶貧產業覆蓋全鄉975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 產業的興旺,不僅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收效果,還增強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為永春鄉實現全面脫貧摘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