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寶山區商務委與維西商務系統扶貧對接活動見聞 ● 楊洪程 寶山區商務委與維西商務系統及企業扶貧對接座談。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一江連兩地,扶貧路上心連心。”9月15日,“三江并流”腹地維西天高云淡,瓜果飄香,帶著對維西縣各族群眾的深情厚誼,上海市寶山區商務委組團到維西開展精準扶貧對接活動。 上午,代表團前往維西縣碧羅雪山、康邦、偉宏等農特產品生產龍頭企業考察維西農特產品生產經營情況。下午,召開上海市寶山區商務委與維西商務系統扶貧對接座談會。上海市同季匯生鮮、康品匯生、念行生鮮等企業與維西縣碧羅雪山、藏地天香、康邦、偉宏等企業負責人圍繞如何讓維西農特產品走進上海展開面對面洽談。 “通過實地察看、聽取介紹,我認為維西農特產品不錯,愿意提供產品銷售平臺。”同季匯生鮮副總裁胡國齊說,“你們的產品除了百花蜜等幾個少數產品外,多數沒有商標、沒有生產許可證。大家要知道,產品進入超市是有準入門檻的,至少要有生產許可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 這番話擊中維西農特產品的要害。維西生態環境好,農產品沒有污染,是原生態食品。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維西發展農特產品的最大優勢,但在這樣的環境里生產出來的農特產品拿什么來證明是原生態食品呢?問題就是,我們缺少的不是天然稟賦而是對產品的質量認證。 “你們報的價格普遍高于其他地方的同類產品價格,我可以理解,因為你們的生產成本、尤其是運輸成本比其他地方要高。”念行生鮮負責人說,“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幫助你們銷售農特產品。” 生產成本、運輸成本高又是維西農特產品的又一塊“短板”。其中運輸成本問題突出,到現在,維西至蘭坪的二級路還在建設中,從維西到昆明700公里車程15個小時,貨運價格居高不下。 上海有市場,維西有生產優質農特產品的自然條件,雙方合作的空間很大。上海市掛鉤幫扶維西的干部王忠民致力于搭建雙方交流合作的平臺。去年以來,已經有三批次上海方面的商業代表到維西洽談業務,維西方面先后兩批次組織基層干部和企業界代表到上海參觀學習,洽談合作事宜。 維西縣扶貧辦副主任、聯席辦主任曾學欽說:“上海市寶山區真心真情真金白銀幫扶維西縣,我們很感激。維西縣有關部門和企業要發揮優勢,看到不足,苦練內功,增強造血功能,實施品牌戰略,推進產品搶占‘上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