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州把預算改革作為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從細化預算編制、嚴格預算執行、強化預算監督等方面入手,扎實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部門預算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預算管理實現全口徑。政府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全口徑編制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四本預算”,做到預算一個“盤子”、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 中期財政規劃基本框架初步搭建。自2016年起,州級開始試編中期財政規劃,初步搭建了財政規劃管理的基本框架。預算安排視野從1年擴展到3年,將財政預算安排與政府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有機銜接,提高了預算編制的前瞻性和可持續性,形成了中期規劃、年度預算和項目庫三個邊界清晰、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管理層次,建立了預算統籌安排機制,保障了州委、州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順利實施。 專項資金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州加大各口各部門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力度,基本打破了過去一個部門管理幾個專項,資金散小、分割固化的格局,集中力量辦大事。同時,州對縣區的專項轉移支付積極探索因素法分配,將項目的確定權和資金分配權下放到縣區,實現了從重項目資金分配向重資金績效和監督管理轉變,切實把財政資金安排到最需要、最有效益的地方。 預算編制質量不斷提高。從預算編制源頭上強化精細管理,支出預算編制細化到功能分類項級和經濟分類款級科目;州級部門預算基本支出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和定額標準,逐項測算,足額安排;開展重大項目支出預算細化評審,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明顯提高。 預算透明度顯著提升。我州將預算公開作為一項利器,通過公開、透明推進預算改革。除涉密事項外,財政安排的其他所有資金全部向社會公開。同時,進一步強化預算信息公開統一平臺建設,做到公開格式統一、公開時間統一、公開形式統一。2018年州級政府預算和州級130個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三公”經費預算按規定時限集中在相關平臺上公開,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