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與藏區社會發展”藏學論壇會側記 ● 江初 10月15日,“民族、文化與藏區社會發展”藏學論壇會在德欽舉辦,來自全國的10多所高校以及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的專家教授和企業家,還有迪慶本土的專家學者齊聚德欽,共同探討民族、文化與藏區社會發展話題。 專家組在德欽參觀了奔子欄益西木碗廠,前往明永村實地考察,在飛來寺領略了卡瓦格博“日照金山”的神奇壯麗。雖然是短短兩天的時間,但給與會的專家學者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在論壇會上,專家學者對德欽縣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彭文斌教授說,在德欽不僅感受到地理位置的高度,還感受到多元文化的溫度和熱度。建議卡瓦格博要走出一條地方和企業、地方和高校結合的道路。把今年的首屆論壇推向更高端的國際性論壇。同時要結合大藏區比較性的研究,注重做好卡瓦格博的數據庫建設。 云南大學楊明洪教授和青海大學丁柏峰教授則對如何在發展中保護好民族文化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云南大學李志農教授早已經是德欽的老朋友了,他從2008年起就在德欽開展研究,至今已有多本關于德欽的著作問世,此次論壇李志農是主要發起人之一,她憑借自己的人脈,將諸多學者邀請到德欽,她說:“德欽豐富的文化資源是我們學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研究資源”。她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為卡瓦格博地區發展與保護盡心盡力。 朱靖江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教授,他闡釋了影像作品在卡瓦格博文化的作用,德欽深厚的文化基礎將成為影像作品的基地。現場還進行了授牌儀式,朱靖江代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將“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影視與影視人類學專委會德欽創作與研究基地”的牌子授予了德欽縣。 對于德欽境內多民族多宗教和諧相融的情景激起了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宗教文化委員會宋新民教授的興趣。他說:“德欽占了三大宗教,而且多民族和諧共融,很值得挖掘和推廣,要提高站位,梅里雪山不僅是德欽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梅里雪山。” 四川大學李錦教授已經在藏區做了20年的課題研究,她建議先做好現有的文獻數據庫,并且逐步開放。同時以非遺和文化保護相結合開發文化產業。作為中國民協的成員,她還建議與中國民協等機構聯系開展大型的活動以促進德欽的知名度。 迪慶本土專家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迪慶日報社副總編張國華、香格里拉研究會副會長馬澤等結合自己多年的藏區工作經驗,分享了如何傳承和挖掘好本土文化,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