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志愿者進入災區,幫助百姓搶救物資,清除淤泥等,并疏導群眾的情緒。最早進入災區的志愿者們還收集了相關情況并上報。志愿者及時將團州委下發的慰問金和糧食補給送到災民手中。 何永群說:“作為一名青年,應該有擔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看到家鄉的父老鄉親受災,自己有義務要這么做。”至今,何永群仍然不斷地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中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對災區群眾施以援手。 堅守后方,他們是巾幗志愿者 除了奔赴一線的青年外,在金江鎮隨處可見巾幗志愿者的身影,這是由金江鎮婦聯組織的巾幗志愿者,她們為此次抗災貢獻了巾幗力量。 金江鎮婦聯主席和穎告訴記者,目前整個金江鎮已有近300人的巾幗志愿者自發行動起來參與到抗災救災一線。洪峰來臨前,巾幗志愿者到各家各戶為群眾做心理疏導工作,幫助搭建安置帳篷,照顧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兒童等。 “我們的志愿者隊伍在今年4月份組建,由各村級婦聯組織為引領,主要由致富帶頭人、黨員等志愿者參與構成。在整個的抗災工作中這支志愿者隊伍發揮了婦女組織‘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的作用,積極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安撫慰問、宣傳幫扶和維護穩定等工作。在此次抗災救災中,更令人感動的是,一些婦女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加入此次救災,她們的丈夫擔起了這份責任,穿起巾幗志愿者隊伍的衣服加入救災隊伍。”和穎說。 巾幗志愿者們在婦聯組織的統一指揮下,有序參與人員避險安置、物資運送、心理撫慰、衛生消毒以及清掃淤泥等工作,力所能及地為災區群眾送溫暖、獻愛心、解危難。 在興文村的村委會里,巾幗志愿者們正在為救災前線的人員準備飯菜,這些志愿者有的來自婦聯,有的來自村里,她們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做好后方服務工作,讓大家能夠吃上熱飯菜。正在幫助熊小東家打掃淤泥的志愿者說:“都是老鄉,看到他們受災,我們理應幫助他們,和他們一起共渡難關。” 編者按:志愿者,短短三字,卻有多少的可愛與輕盈,他們的力雖薄,心中愛卻無限。在災區,每天都有各行各業的物資捐贈,物資的清理登記、搬運工作復雜而辛苦,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志愿者在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