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姍蕙 迪祖軒 金沙江“11·3”山體滑坡堰塞湖泄流,給迪慶州金沙江沿線地區造成巨大損失。洪峰肆虐后的家園滿目瘡痍,在被泥沙填埋的村落和房前屋后、被洪水沖毀的田間路旁,全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與受災群眾手拉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以雪山般堅韌的意志積極投入恢復重建的戰斗中,做到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黨員和志愿者組成的“紅旗服務隊”,在災區上演了一幕幕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無私奉獻的感人畫面。 “一方有難,八方增援,齊心協力渡難關”。關鍵時刻方顯本色,大災面前最見擔當。在接到洪峰過境通知后,退伍回鄉擔任香格里拉市五境鄉倉覺村春獨黨支部書記的葉貴紅心中便萌發了一個想法,依靠村內黨員力量建立一支抗險救災突擊隊,組織帶領群眾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抗災救災工作。葉貴紅的想法得到了黨員群眾的積極響應,也得到了鄉黨委的支持,在春獨黨支部成立的9名黨員突擊隊的基礎上,五境鄉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總隊長,鄉包村副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和村黨總支書記任副隊長,各黨支部書記為分隊長,鄉政府機關、派出所、衛生院、學校等單位黨員干部職工和村黨員群眾為成員的應急搶險黨員突擊隊,參加人數從最初的9人擴大到180多人,由鄉黨委統一指揮開展抗洪救災工作,黨員與受災群眾一對一結對幫扶,戮力同心共抗“洪魔”。11月14日,洪峰過境香格里拉市五境鄉倉覺村,180多名黨員突擊隊員挺身而出,不顧疲勞、奔赴抗災一線轉移群眾、轉移財產、夜間巡邏,吃住在一線、戰斗在一線,困了就打個盹,餓了就吃方便面,24小時堅守在抗災救援第一線,與受災群眾同吃同勞動,清淤泥、查滲漏、堵管涌、保生活,用實際行動彰顯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