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張國華)11月23日至25日,由西南民族大學主辦、西南民族大學藏學院承辦的西藏及四省藏區人才培養與藏學學科建設暨“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象雄、苯教、嘉絨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蓉城舉行,來自北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肅等地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共同研討西藏及四省藏區藏區人才培養與藏學學科建設暨“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象雄、苯教、嘉絨文化,尤其是對學校人才培養與藏學學科建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共同開創西藏及四省藏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路向進行了深刻的探討,有的放矢,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會議現場 參會的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間,西藏及四省藏區學校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局部還存在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教學模式與方法陳舊、專業特色不明顯、人才培養模式思路狹窄、教學安排不合理等多種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會專家學者緊緊圍繞人才培養與學科群建設這一會議主題,對全球化背景下的學校教育制度改革、基礎教育現狀、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現狀、民族高校教育與民族地區人才需求問題、民族高校藏學專業發展模式、高校藏學專業教材建設及出版、藏學學科群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達成一些共識,將對進一步提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教育方針政策等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次研討會,共收到論文46篇,其中藏文論文25篇,漢文論文21篇,并形成了研討會論文集,有40多名專家學者發言。云南藏區專家學者提交了《云南藏區藏語文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關于迪慶州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言文字的調研報告》《云南藏區藏文基礎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等3篇論文,并有兩位專家學者圍繞迪慶州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言文字情況研討發言,找準迪慶州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言文字癥結所在,對癥下藥,提出了觀點和想法,必將對迪慶州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言文字具有積極作用。期間,專家學者們觀摩了甘孜藏文書法家巴松鄧珠在西南民族大學舉辦的個人藏文書法作品展覽,感受了藏文書法的魅力。 西南民族大學藏學院院長劉勇教授致辭 西南民族大學藏學院院長劉勇教授說:“為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由西南民族大學主辦、西南民族大學藏學院承辦,在成都舉行了西藏及四省藏區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有來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陜西師大、中央民族大學、西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數十所百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會議,一致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西藏及四省藏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歷史及自然原因,發展還不充分不平衡,大多數地區大多數人還比較貧困。要徹底改變社會發展滯后的問題,就必須搞好教育,提高人的素質。因此,民族教育中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是重要環節,必須千方百計地整合和優化各種資源,協同加強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為治國治邊,治邊穩藏的戰略方針的順利實施貢獻力量。”據了解,西南民族大學自1952年建校至今,已經走過了66年的光輝歷程,尤其是藏學院秉承學校“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的辦學宗旨,積極探索,奮力前進,在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肅等藏區建立了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戰略合作關系,為藏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