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鄉:鄉村戲臺亮點多 “黨的十九大指出,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A.黨的領導B.民主法治C.依法治國D.黨的建設。請回答”。 “A:黨的領導”。 永春鄉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舉手示意后回答。 一直以來,我州積極推進普法宣傳,通過大力開展普法日宣傳活動和“三村七進一行動”,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上到耄耋老人、下到總角孩童,都積極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今天的文藝演出水平高、效果好,更妙的是將文藝與法治相結合,讓我們在輕松觀看演出中學到很多法律知識。現場展示的迪慶州脫貧攻堅十大法治新聞人物獲得者、提名獎獲得者、特別獎獲得者的先進事跡也激發了村民變‘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思想認知及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讓我們更有信心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實在是太有用了。希望以后多到我們山村來宣傳法律知識和國家政策。”拖枝村村民老張意猶未盡地說。 “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我們要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不斷深化和強化全鄉干部群眾對憲法的政治認同、法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事實認同,讓憲法在永春生根發芽。”永春鄉黨委書記李忠民說。 保和鎮:一人普法,全家光榮 11月26日上午9時,“堅持改革開放·弘揚迪慶精神·強化法治意識·推進依法治州”文藝巡演暨迪慶州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走進維西縣保和鎮。居住在維西縣保和鎮瓦窯村的93歲老奶奶——吉祥媽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離家200米的維西縣民族文化廣場,為孫子所在的法治文藝普法宣傳隊助陣。與此同時,吉祥媽的兒子——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維西縣老年藝術團副團長和向東和他的隊友們也已經盛裝等在廣場。他要“贊助”兒子所在的法治文藝普法宣傳隊表演兩個節目。 活動中,和向東帶領維西縣老年藝術團的隊員們表演了《藏族弦子舞》及享譽國內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尺木刮》兩個節目。 和向東認為,司法行政工作與其他政法工作是“內科”與“外科”的關系,也是“中醫”與“西醫”的關系,其他政法部門的工作就像醫院的西醫外科,其主要是注重事后處置,能迅速治療病癥,但對病癥是只能治表而難以治本。而基層司法行政部門以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為主要內容的工作就像“中醫科”“內科”一樣,側重點在于預防,雖然成效較慢,但是是治本之策。作為“法治中醫科、內科大夫”的親屬,和向東和他的老年團隊也編過普法小品等文藝節目,并到全縣各鄉鎮進行演出,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今后繼續老驥伏櫪,一如既往地支持法治宣傳工作。 霞若鄉:普法從娃娃抓起 11月30日,文藝普法活動來到了德欽縣霞若鄉,吸引當地學生、老師、家長、居民近2000人觀看演出。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價值取向關乎中國的未來。將普法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進行普法知識宣傳,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具有基礎性、先導性、關鍵性的意義。法治進校園,不僅僅增強了學生法治意識,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群體,將其作為小宣傳員,將憲法和法律知識送至千家萬戶,進一步減少宣傳盲點,讓更多群眾接受教育,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德欽縣第三小學校長充分肯定了法治進校園的重要性。 活動現場,州司法局還向德欽縣第三小學贈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讀本。德欽縣交警現場講解了“黃標車”的認定和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嚴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