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東·尼瑪 小品《三江老板》《迎賓山歌》…… 一個個法治文藝節目,以活潑生動、豐富靈活的藝術表現手法,形象詮釋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法律事兒”,巧妙普及法律知識,真正實現了“臺上唱戲、臺下學法”。近年來,我州法治文藝節目在各村上演,受到群眾的歡迎,全州文藝普法成效顯著。 據悉,自“七五”普法和“法律七進”活動開展以來,州司法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有效利用州歌舞團、民間藝人、駐村工作隊、駐寺工作組、便民警務站、便民服務中心等平臺和載體,并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全州建有四級普法工作機構300余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000余名,形成了上下抓普法、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在普法過程中,州司法局堅持以“七類對象”為重點,以提升全民法律素質為目標,堅持分類指導、堅持突出重點。“進機關”突出一個“全”字,堅持全面學法;“進鄉村”突出一個“深”字,堅持深入普法;“進社區”突出一個“統”字,堅持統籌兼顧;“進學校”突出一個“活”字,堅持靈活多變;“進企業”突出一個“用”字,堅持學以致用;“進單位”突出一個“新”字,堅持工作創新;“進寺廟”突出一個“聯”字,堅持部門聯動。結合迪慶民族風俗,深入推進普法工作創新。同時還將“法律進社區”活動與城鎮網格化管理、便民警務站、“雙聯戶”創建相結合,以流動人口為重點,積極開展針對社區青少年、閑散人員、社區服刑人員等人群的法治宣傳教育,服務了社區群眾,提高了社區依法管理水平。此外,州縣普法辦和司法局還編纂印刷了《迪慶州農牧民法律適用手冊》(藏漢雙語卡通畫)10000冊、《憲法宣傳單》等普法宣傳材料,并下發至全州各個司法所,確保普法工作不留死角。 據統計,近2年來,我州各普法單位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3萬余次,法治講座30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80萬余份,受教育群眾40萬余人(次),人均受教育3.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