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1月7日下午,香格里拉市召開2019年產業扶貧大會,部署2019年產業扶貧工作,為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筑牢根基。 會議指出,2019年,全市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2.3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85萬畝、經濟林果種植面積2.59萬畝、高原雜糧種植面積3.93萬畝,新增牦牛(肉牛)養殖18038頭、生豬(藏香豬)養殖6.25萬頭、尼西雞(土雞)養殖32.5萬羽、羊養殖1.82萬只、漁業430畝、養蜂4850箱、豪豬養殖190組,建成深加工車間、冷庫、廠房等19個。全市將籌集3.7億元資金,扶持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基地建設、鄉村旅游發展、扶貧車間、產業示范園和提升合作組織化等發展。產業資金向龍頭企業集中、聚焦建檔立卡戶,精準施策扶貧。全市將繼續按照“強龍頭、優布局、建基地、提規模、創品牌”的總體工作部署,堅持“補足兩頭、做活中間”和“鄉鎮統籌實施、市級審批”的扶持原則,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推行“龍頭企業+經營主體+農戶”模式,規范指導經營主體與貧困戶、非貧困戶形成合理有效合作機制,鞏固提升“一園、十家、百戶、千人、十萬”工程和2018年產業扶貧成果,產業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資金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推進全市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會議強調,2019年,全市要以“硬力度”強化龍頭企業對產業扶貧的支撐,樹立“抓農業產業首先是抓龍頭”的意識,突出龍頭企業在產業扶貧中的地位,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發展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由賣原料向賣產品轉變,由農向工的轉變,提高效益。要以“硬辦法”推進產業布局優化,綜合考慮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等,結合實際重點扶持壩區菜煙、半山藥果、高原畜牧等產業,建立沿江河谷、半山區、高原壩區三個農業特色鮮明的產業帶。要以“硬措施”加大產業基地建設,采取龍頭企業主導、政府扶持等模式,加大基地建設和扶持,做大做特基地。要以“硬招數”提升產業規模,資金項目跟著布局走,重點支持、重點打造,一鄉為主、跨鄉輻射,以規模提高市場份額,以規模產生高效益。要以“硬任務”創建“香格里拉農字號品牌”,打開市場通道,為農產品的大范圍流通和加工增值創造條件。 會議要求,要突出優勢,打造特色。搞好“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主導產業布局,依托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深化三產融合發展,切實增強“旅游+扶貧”成效。要選好主體,提升關聯度。一是抓好龍頭帶動,靈活運用土地流轉、股份合作、訂單合同、勞務合作、服務協作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二是抓好基地建設,各鄉鎮要充分挖掘自身“沉睡資源”,打造產業園(點)。三是抓好品牌創建,充分發揮高原特色產業優勢,打響“香格里拉品牌”“香格里拉原產地商標”,扎實做好農特產品入滬工作,提升香格里拉綠色農特產品影響力。要把控風險,壯大集體經濟。突出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的作用,盤活用好村集體經濟滾動資金,管好用活產業扶貧資金。要統籌力量,增強發展活力。統籌發揮好政府、金融、企業、群眾幾個方面的作用,解決投入、扶持、帶動、內生動力等關鍵問題,并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以實干指數換取發展指數。全市各級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真抓實干,用“實干指數”“辛苦指數”換取全市“發展指數”和群眾的“幸福指數”。 會上還通報了2018年度產業扶貧工作開展情況,表彰了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先進單位、優秀企業、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對2019年產業扶貧重點企業進行授牌,三家單位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