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鎮“感恩連”宣講大會見聞 ● 楊洪程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全靠共產黨!”大幅標語張貼在維西縣保和鎮老鴉樹文化活動場所主席臺正上方。“感恩連”“感恩排”“感恩班”旗幟高高飄揚。“感恩連”“感恩排”“感恩班”成員致富思源、脫貧感恩的激情在心中燃燒。1月18日上午,維西縣保和鎮拉河柱村“感恩連”宣講大會隆重舉行,“感恩連”全體成員參加大會,保和鎮黨委負責人應邀到會宣講精準扶貧政策。 日前,傈僳族漢子、拉河柱村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李文義向“感恩連”遞交了申請書,加入了“感恩連”。宣講大會當天,熱烈的掌聲把李文義涌上宣講臺。他開門見山地說:“過去,我們家吃也愁、穿也愁,住房破爛、就醫就學很困難。現在安逸了,一家人住進了安居房,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吃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安全電,尤其讓我家感到開心的是腰包里有錢了,我家在政府的幫助下,加入了合作社,發展了糯山藥、百合和露天蔬菜種植業,我還被聘為生態護林員,一年下來,我家收入超過了5萬元,遠遠超過了脫貧標準。脫掉貧困帽子,我們一家人在人前人后都有面子了,有尊嚴了。我深刻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黨的恩情比海深。今后,我要加倍努力……” “一個人要知恩圖報,我們家過上好日子全靠黨和政府……”李志軍家摘掉了貧困帽子,他走上臺講述他們家脫貧摘帽的故事,與參會群眾分享感受。 身邊的故事最真實、最感人。感恩連成員李文義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脫貧摘帽的故事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成員。 感恩連連長和正武走上臺,用親身經歷講述了拉河柱村的變遷:“我們拉河柱村從不通公路、不通電、不通自來水、不通廣播電視、不通移動電話到實現‘五通’,群眾從溫飽不足到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沒有共產黨、沒有社會主義、沒有精準扶貧政策,我們村就沒有今天的發展變化。”緊接著,和正武向“感恩連”成員講述了近5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給予拉河柱村的水電路、扶貧產業、危房改造等投入情況。 一算帳,感恩連成員心里更亮堂了,感恩黨、感恩社會主義、感恩改革開放、感恩新時代、感恩精準扶貧政策的激情猶如一股股暖流在大家心中激蕩。 據了解,拉河柱村“感恩連”由群團組織、黨員群眾等聯合發起成立,并以“連、排、班”的組織架構推開,即在村層面建立“連”,在區小支部建立“排”,在村民小組層面建立“班”,根據成員情況組建了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和創建“四美”文藝服務隊。 宣講結束后,感恩連連長和正武安排了近期工作,1月22日之前,由各排排長組織開展一場精準扶貧政策宣講活動。1月26日前,各班班長組織開展一次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和發動成員開展一次家庭內務整治行動,以嶄新的面貌迎新春。2月7日至9日,組織一次春節文藝聯歡活動,各班排練好一個以脫貧感恩為主題的文藝節目參加比賽。2月15日舉行一次表彰大會,對各班結合創建“四美”活動,推薦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由村“兩委”進行表彰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