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石顯堯) 近年來,我州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州戰略,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調整結構、培植財源、促進就業、推動發展、富民強州的主要抓手,堅持做大總量與提高質量并重,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基礎持續鞏固,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穩步提高。 從2018年經濟運行統計數據來看,全州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2.56億元,同比增長6.2%,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4.01%,拉動GDP增長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0.16億元,同比增長15.3%,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61.08 %,拉動GDP增長5.8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3.56億元,同比增長16.4%;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4.8億元,同比增長5.9%,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34.91%,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38.7:55.3調整為5.8:41.4:52.8。產業結構沿“三、二、一”方向發展進程明顯加快,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貢獻增強。 全州產業發展呈現出新特點,一是全域旅游邁出新步伐。全州扎實抓好虎跳峽國家公園等景點景區提質升級,繼續推進獨克宗古城提質擴容、月光印巷等旅游項目建設,獨克宗花巷竣工開業,建成干線公路沿線觀景臺12個、在建14個。加強旅游市場整治工作,旅游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一部手機游云南”工作實現與全省同步上線。迪慶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9萬人次,全州接待游客2410萬人次,旅游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果。二是特色農業展現新氣象。全州緊緊圍繞打造綠色食品品牌的目標,大力發展青稞、葡萄、中藥材、野生菌、蔬菜、特色畜禽、木本油料等七大特色優勢產業,鞏固和新建特色農產品基地51萬畝,發展特色畜禽規模養殖場152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5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53個,集體經濟組織覆蓋全州180個行政村,農業經濟穩步增長。三是工業經濟實現新進步。隨著工業企業集群化發展推進有力,工業園區入園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州級龍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香格里拉華致酒行成功上市,烏弄龍電站、里底電站實現首臺機組發電運行,普朗銅礦順利實現試生產,開發區木碧灣綜合片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全州工業經濟快速增長。 當前,隨著全州深度貧困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將進一步優化、產業主體進一步發展壯大、品牌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伴隨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業的穩步發展,更多帶有原產地香格里拉標識的產品將遠銷國內外,勢必有效帶動更多的群眾依靠產業發展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