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大理白族自治州環境監測站副總工程師楊曉雪,通過兩張對比照片,驕傲地展示了洱海治理的成果,一年來楊曉雪繼續投身洱海保護工作,期待著更淸的洱海,更美的大理。 “我發現這里有一個樣品的總氮比較高,實驗室已經進行了二次復測,一定要復測,實驗室要保證數據準確......” 楊曉雪的日常工作之一是對水樣的采集實驗報告數據進行審核和分析評價,這是水質監測工作里重要的一環。 “一點不能馬虎,數據必須保證它的準確性、真實性,立足本職工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貢獻。” 水質監測的日常工作不僅有室內的實驗和數據分析,還有室外的實地探查、采樣,洱海邊是楊曉雪常去的地方。 “也是要謝謝你們,工作那么辛苦……我就是希望全體市民,包括外面來的游客也要有保護洱海的意識……大家都要來保護……” 在洱海月濕地公園,楊曉雪和公園管理人員、環保工作人員聊了起來,大家都說希望更多人能主動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保護洱海是發展的根本和基礎,但是‘就湖治湖’這樣我們永遠無法擺脫當‘救火隊員’,形成綠色的發展方式還有生活方式,才能夠擺脫這種應急式、末端治理的窠臼。”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這一年,楊曉雪作為一個普通的環境工作者向外發出了很多呼吁環保的聲音。 “去年這一年參加了很多的履職活動,其中兩次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因為其中有環境保護的主題,我也發了言對環保問題提了建議,呼吁各個部門要支持我們的環保事業。” 能夠有更多更大的展示平臺,楊曉雪感覺自己的責任也更大了,2019年全國兩會,她已經做好準備,為人民群眾謀更多的利益,求更好的發展。 “作為人大代表來說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個肯定是為我們的生態環保事業考慮;另一個云南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希望路網這塊得到國家的一些支持。” 記者手記 在采訪過程中,楊曉雪說她一畢業就從事洱海保護工作,如今已經快30年了,在過去洱海保護似乎只是環境工作者口中的話題,而如今“洱海保護”這四個字已經是大理人口口相傳的決心,楊曉雪也從普通的環境工作者成為了全國人大代表,這個身份對于她來說最高興的事莫過于能讓更多的人聽到保護洱海的呼吁,2018年到2019年,她一直致力于讓自己的呼聲更響、更遠,她的奮斗目標也從“打造美麗洱海”成長為“打造美麗大理”。 來源:云廣記者 張希熙 編輯:李青蕓 鄭惠 責任編輯:管昕 屠虹怡 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