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對外宣布,2019年云南旅游的宣傳主題為“云南國際旅游年”,宣傳口號是“智·游云南”。 期間,省文旅廳協同各方,用云南非遺、民族、節慶元素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云南的故事;用云南本土的音樂、賽事、游戲等IP結合特色項目,打造旅游新體驗;讓云南時令物產、飲食文化成為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的一個強大拉力……云南將逐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特別是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國際區域旅游集散地。 深化“瀾湄”一江情 4月,云南與東南亞國家最親切的關聯是“潑水節”。在泰國、老撾等國,也叫做“宋干節”。 這是云南和東南亞國家共享節慶和民俗的盛會。 “潑水啊,潑水啊,如期而至,我們一起狂歡互祝福!” 德宏2019國際潑水狂歡節的預熱MV《潑水歡歌》里,身著傣族服裝的青年們載歌載舞,共同迎接中緬兩國人民共同的節日。 MV的導演巖曉是地道的德宏人,他說:“‘潑水節’跨越了地域,街頭狂歡的人群里,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緬甸人,都互相送上祝福,這早已成為兩國民心相通的文化符號。” 4月11日,第十屆世界云南同鄉聯誼大會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舉辦,作為德宏2019國際潑水狂歡節期間的重磅活動,旅居巴西、美國、荷蘭、緬甸、比利時、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日本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云南同鄉歡聚德宏共敘鄉情。 在德宏2019國際潑水狂歡節的系列活動中,還有很多亮眼的“國際化”元素,如德宏州首屆東南亞農特產品博覽會、第二屆“絲路光影”國際微視頻德宏影展、“一帶一路”開放發展交流合作暨德宏招商引資推介會、瑞麗·姐告首屆國際免稅購物節等。 “潑水節”僅僅是云南文化旅游“國際化”大版圖的一小塊。近年來,云南一直加快提升吸引海外游客的旅游服務和產品質量,吸引更多入境游客發掘和領略云南美。 湄公河流域國家是云南旅游“國際化”的重要合作伙伴。據了解,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是瀾湄合作機制的重要內容,云南省作為聯盟建設的前沿和主體省份,正在與湄公河沿線國家就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農旅融合、優質產品供給、旅游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探討和磨合。2018年年底,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由中國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牽頭,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調研組對瀾滄江-湄公河國內和國際段自駕線路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 調研組建議,云南“走出去”的企業投資的賽色塔、磨丁、金三角等特區,可以按照國內特色小鎮的規范和標準指導其發展;在外投資建設的公路、基礎設施和農業園區項目,同樣要有“+旅游”的意識,讓公路變成旅游公路,讓航道變成旅游航道;沿線國家旅游人才培養急需注入新鮮血液,這也將是今后云南和湄公河流域國家旅游交流合作的重頭戲。 下一步,跟蹤對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拜訪中國駐外機構與湄公河國家旅游管理部門、調研瀾湄沿線文旅資源、舉辦瀾湄文化旅游沙龍等事項都已列入今年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的云南“工作清單”。 “旅游年”強化合作 在昆明市北門街的法式烘焙店“A Table”里,每天都聚集著不同膚色的客人,他們當中不少是到云南旅游的外國游客。 餐廳老板Vincent來自法國,他說:“不少外國朋友拿著描繪云南風光的畫冊到店里,詢問上面的景色在何處。” 隨著旅游綜合配套優化完善、旅游服務品質持續升級、旅游產品多樣化,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彩云之南越來越受到世界矚目。 2019年是“中國-老撾旅游年”和“中國-柬埔寨文化旅游年”,它們推開了更廣闊的滇老、滇柬文化旅游交流之門。 “趁著‘中國-老撾旅游年’的時機,我們開發了各種類型的產品,云南與老撾的旅游合作借此‘東風’肯定會更‘火’!”有十幾年老撾旅游市場開發經驗的昆明晟地國際旅行社中南半島產品總監安暉對市場充滿信心。 “中國-柬埔寨文化旅游年”為培養旅游人才的高校開辟了合作新路。2018年年底,在云南旅游職業學院、柬埔寨王國旅游部聯合舉辦的“中國-東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訓基地柬埔寨培訓中心首期培訓”中,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的專家團隊赴柬,為30名柬埔寨國家旅游部官員進行了主題培訓。 中國-東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訓基地的誕生,不僅標志著一個國際化、跨區域的文化交流和培訓互動平臺的落成,還將加速專業旅游人才的培養、提供前沿的旅游職業技能培訓、人力資源開發以及旅游開發管理能力,推進柬埔寨旅游業的發展升級。 “觸網”添新玩法 圍繞“云南國際旅游年”的宣傳口號“智·游云南”,云南智慧旅游的重要平臺“一部手機游云南”蓄勢待發,他們將為云南旅游國際化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5月21日至23日,以“智慧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2019云南國際智慧旅游大會”將落地昆明。屆時,國際旅游組織、國內外旅游研究機構、全球知名旅游企業、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和全國文旅系統有關機構,將圍繞數字文旅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互聯網+中華文明、旅游科技創新、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創建等話題進行研討。這將是一次云南文旅進一步連接世界,共謀智慧旅游發展、共享發展經驗、共創美好未來的契機。 “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游云南”App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英文版。今后, “游云南”App除了接入在線翻譯功能,直播、線路、景區名片等英文版場景都將為越來越多的國際游客服務。 與線上互動的是,線下的全域旅游正突破“門票經濟”,通過文旅融合發展提升云南旅游國際化水平。 大理白族自治州作為云南海外游客“打卡”目的地之一,今年將繼續創意開發文旅游融合的吸粉海外游客新產品,其中,精品節慶、文化交流、農特產品、民宿深度體驗等項目不斷爆發新看點和新玩場。比如,三月街民族節、大理國際影會、巍山小吃節等節慶活動深受國際友人喜愛。大理州的旅游商品“紅云核桃”系列產品遠銷泰國、阿聯酋、馬來西亞等國家。 與此同時,線下的文化交流助力云南旅游走向世界。3月31日至4月9日,大理州友好代表團到訪馬來西亞吉隆坡、緬甸仰光、泰國清邁,旨在加強文化交流活動,開展旅游促銷,探討貿易交往和新航線開發等雙方關心的問題。美國人林登在大理喜洲創立的喜林苑品牌,通過舉辦“喜洲游園會”“喜洲粑粑節”“稻田豐收節”“駐地藝術家”等活動,為全域鄉村旅游的海外營銷作出樣本。 近期,被譽為“世界的香格里拉”的迪慶藏族自治州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發布受海內外游客青睞的全面化、多樣化、特色化的全域旅游方案。徒步、自駕、攝影、鄉村、非遺體驗、美食深度體驗等休閑旅游產品不再只是靠幾個核心旅游吸引物為賣點,而是以 “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要素為品質支撐。 迪慶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魯志軍表示,雖然擁有壯美的自然景觀和多彩的民族風情,但迪慶在云南的旅游市場中仍處于末端,為了打破“皇帝的女兒還愁嫁,酒香還怕巷子深”的壁壘,迪慶州目前借助與“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抖音等新媒體的合作,對迪慶文旅資源的傳播出臺了旅拍獎勵辦法,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努力讓“世界的香格里拉”真正走向世界。(王歡 李恒強 韓成圓/文 劉蓉/圖)(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