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山、有水,鳥語花香,還有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在離巴拉格宗景區3公里的地方,香格里拉市尼西鄉幸福村打史村民小組村民七里培楚建了一所名叫“崗池吉嶺”的山莊。曲徑幽深的小道延伸向一間間掩映在林間的亭子及小屋,吸引不少群眾前來休閑娛樂。“節假日我更喜歡和親朋好友一起到這種山清水秀的地方燒烤、聚餐,既放松了身心,又增進了相互間的感情。況且,這里的燒烤真的很好吃,我今后還要常來。”香格里拉市民王桂珍說。 今年47歲的七里培楚是一名養豬專業戶,從事生豬養殖已有7年。“我在2012年的時候開始養野豬,但由于野豬的市場價比一般豬肉的價格要高,銷售不是太好。2014年,我成立了香格里拉市打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養殖藏香豬。但受市場行情影響,一年下來不但沒有多少盈利,還欠了不少錢。”回首往事,七里培楚頗為無奈地說。 要不要繼續養豬?七里培楚心里動搖了。如果繼續養,辛辛苦苦一年不盈利再欠一屁股債怎么辦?不養豬,自己又放不下這個大攤子,更不想放棄老本行。考慮再三,七里培楚想到了自產自銷的好辦法。“我想開一家集自助燒烤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山莊,肉類由自家養豬場提供,這樣既保障了豬肉的品質,又解決了養豬場的銷路問題,也讓客人吃得放心、玩得開心。”七里培楚說。 明確了思路,可是到哪里找一個山清水秀、蟬鳴鳥叫的地方開辦山莊呢?七里培楚和其長子吹批開始四處考察,最后選定了離巴拉格宗景區不遠的一塊土地。但這塊土地是四川省得榮縣瓦卡鎮子實村一位村民家的,經過協商,最后決定由對方提供土地,七里培楚出資,兩家合伙開辦山莊。2017年12月,一個占地面積為12畝的休閑山莊建成開業,頭一年毛利潤就達到26萬元。 “開業以后,每逢節假日人都很多。今年五一那天來了100多人,挺忙的,但很開心。”七里培楚說。“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家的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但我們幸福村還有好多村民為脫貧努力奮斗著,我也想為群眾脫貧出一份力。”七里培楚說。助力貧攻堅戰,直接給錢給物對于正在創業的七里培楚來說有點力不從心,他想到了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2018年,我買了40多頭一歲左右的豬,免費發放給幸福村的貧困戶,年底按照簽訂的合同價回收,用于山莊的經營。今后還將繼續這樣做。”說完,七里培楚忍不住笑了。 目前,七里培楚家存欄野豬、藏香豬400多頭。為了保證肉質,他從來不喂飼料,都是放養在海拔3000多米的牧場里,這也是他家山莊受歡迎的一個主要原因。“今年,我計劃在山莊里開一家餐廳,繼續推廣藏香豬,努力把這里打造成游客和本地人愛來的好地方。通過這種方式,讓群眾增加收入。”七里培楚充滿期待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