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 大能耐 近日,記者深入香格里拉工業園區德欽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采訪時了解到,經過18年的精心培育發展,德欽縣的葡萄產業已經成為德欽縣生物主導產業和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力量。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戰決策的提出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深入推進,德欽縣依托其瀾滄江、金沙江“兩江”河谷的地理優勢,緊緊圍繞“產業強縣”的總體要求,通過政企、農企合作,探索出一條有特色的脫貧道路,不斷強化葡萄產業的培育、建設工作。經過18年的發展,建設了馳名中外的高原釀酒葡萄產業帶,現有香格里拉酒業公司、梅里酒業公司、酩悅軒尼詩阿東酒莊、永恒酒莊4家企業入駐園區,已逐步形成產、供、加工、銷一條龍的產業帶,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公司生產的葡萄干紅、干白及冰葡萄酒已成為中國葡萄酒著名品牌。其中,酩悅軒尼詩阿東酒莊生產的“敖云”葡萄酒開創了中國葡萄酒新境域,成為了國際高端紅酒市場新星,享譽世界。 截至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13840畝,葡萄種植戶2778戶, 其中,建檔立卡戶276戶,種植面積725.32畝。2018年,德欽縣葡萄產量5370噸,產值3110.98萬元,戶均收入1.19萬,最高收入10多萬元。葡萄產業產生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在德欽日益凸顯。 汪堆家住云嶺鄉九龍頂,是當地的葡萄種植大戶,他家每年僅葡萄種植一項的收益就在13萬元以上。通過發展葡萄產業,他家不僅新建了住房,還在云嶺鄉蓋起一幢兩層的酒店。“近年來,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們通過種植葡萄走上了脫貧道路,現在村里家家都住進了新房、買了車,有些人家還買了大卡車跑運輸,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這個小葡萄就是我們增收的黑珍珠。” 葡萄產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為農民就近務工和解放勞力創造條件。 以云嶺鄉布村為例,2001年德欽縣首次在布村與茨中村推廣種植葡萄。雖然這兩個村組處在旅游交通要道上,但只有葡萄種植與釀造才是家家參與的產業。布村的地型、土壤和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宜種植釀酒葡萄,群眾負責種,企業負責收購成熟的葡萄,然后深加工,釀成葡萄酒,銷往外地。企業的參與使葡萄種植基本實現機械化,村里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投身到技術學習、運輸工作、旅游業和建筑工程中。增收渠道多了,布村群眾也有更多的資金改善生活條件,相繼翻蓋了新房子。 為推進葡萄產業鏈的形成,德欽縣積極爭取資金,推進葡萄產業服務中心、育苗基地和基地水渠灌溉建設等,并通過組織招商活動、制定統一標準的倒短補助方案等舉措,推動云南省城投公司與梅里酒業有限公司總公司太陽魂酒業融資合作,成功解決公司資金斷裂危機,提高了農戶葡萄種植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實現農戶與企業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