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5日晚CCTV6電影頻道播出的《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節目中,演員白百何作為“星光隊員”講述云南香格里拉的故事。 香格里拉,在藏語中意為“心中的日月”,是滇、川、藏三省區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帶。同白百何一樣,很多人對香格里拉的美景心馳神往。然而,香格里拉所屬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卻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盡管香格里拉市已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但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仍是當地亟待解決的問題。 “希望這條路讓更多人走進香格里拉” 2018年6月,CCTV6電影頻道發起大型公益項目“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組織電影人深入貧困地區,助力產業扶貧、文化扶貧。一年多來,成龍、陳坤、周迅、吳京、楊冪等30支電影人團隊先后成為“星光隊員”,走訪貧困縣,為農特產品代言,宣傳扶貧政策,講述扶貧故事。 白百何調研團隊于去年11月來到了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市布倫村,白百何團隊參觀了具有香格里拉風格藏房,在青稞酒作坊體驗了青稞酒制作、發酵、釀造全過程,在藏民家學習捏糌粑,還體驗了傳統黑陶的制作工藝……在體驗藏民原生態文化的同時,與當地干部、民俗專家及鄉村旅游帶頭人一起,探索以“景”助推鄉村旅游新模式帶動貧困縣脫貧摘帽的可能。 在《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現場,白百何分享了在香格里拉調研時的難忘回憶——她記得言辭幽默的阿華在酒廠里告訴自己有關青稞酒的“秘密”,也記得民宿老板阿龍以改造舊屋的方式幫助古老藏村煥發新的活力,更記得大學畢業后毅然返鄉,只為幫助父親傳承非遺黑陶技藝的“香格里拉井柏然”。 白百何不僅現場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香格里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還邀請了一位出生在香格里拉的“星光聚力人”——斯那定珠。10歲時,斯那定珠的眼睛被四濺的鐵花燙傷,父親背著他走了五天五夜去縣城看病。但因為拖的時間長了,他的左眼幾乎失明。這讓他開始有了修路的夢想。 走出大峽谷打拼多年后,斯那定珠回到家鄉,用自己多年積累的財富,身體力行,用十年時間,為家鄉打通了長達61公里的生命線。如今,村里通了車,有了電,鄉親們的收入也大幅增長。為了更好地帶動大家脫貧致富,他又帶領村民們發展起了生態旅游,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脫貧路子。“希望這條路,能讓更能多的人走進香格里拉。”斯那定珠說。 打造風景+生活的小眾旅游路線 與多數需要幫扶的地區不同,香格里拉其實早已聲名在外,地理資源更是獨特且豐富。“星光分析團”專家、《中國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就表示,“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你很難找到集納了這么多自然生態、民族文化遺存的地方。” 然而,據香格里拉市委宣傳部部長取初介紹,地理和氣候在成就香格里拉獨一無二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對當地全季旅游發展、全域旅游推廣及基礎設施建設造成了制約。 針對這一問題,“星光分析團”旅游產業專家戴斌提出了“嵌入式發展”的建議:“游客需要美麗風景,但更希望看到美好生活。談過香格里拉的資源和優勢,我們更要問問自己游客真正需要什么?”在他看來,提升區域文化底蘊,著力打造小眾旅游路線,或許是比盲目拓展大眾化市場更有利的產業轉型方式。 “星光分析團”專家汪三貴表示,特色旅游能夠有效幫助貧困人口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融入到產業生產當中。“例如小眾旅游和無污染農產品結合,打造品牌帶動客戶消費,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產生實質性扶貧效益。” (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