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創作了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為世人描繪了青藏高原東南延地帶神秘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美國好萊塢制片公司把小說描繪的這一秘境攝制成電影《桃源艷跡》,在世界各地上演,電影主題歌曲《這美麗的香格里拉》風靡一時,由此掀起了半個多世紀的尋找香格里拉熱潮。 上世紀末,經過各方人士的不懈努力,這一秘境被準確定位為云南迪慶香格里拉,這是一個品牌創意與現實發展需求相結合的完美典范,是迪慶深厚地理歷史文化積淀在新時代的綻放,是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結晶。憑借早已名聲在外的影響力,迪慶迅速把香格里拉品牌與地方人文資源進行整合,充實豐富品牌內涵,把虛擬的香格里拉建設成為真實的人間天堂,以壯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特色文化、嶄新的精神形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進而推動了迪慶經濟社會全面、健康、快速發展。 湖光山色、藍天白云,香格里拉美如畫。 1997年9月14日,通過一系列科考、評審,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慶,揭開了《消失的地平線》所描繪的香格里拉這一“世紀之謎”的謎底。隨著國內外媒體的爭相報道,云南藏區成為旅游、探秘的熱點,蜂擁而至的游客對迪慶的神奇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贊嘆不已。 優化發展思路 守護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對香格里拉的尋訪和發現,成為迪慶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為了進一步做實這一品牌,迪慶重新深度認識州情,緊緊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藏區發展的有利時機,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積極培育旅游、生物、水電、礦產等產業,明確提出實施“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戰略,全力建設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著力構建各族人民共有的“綠色家園、精神家園、小康家園、幸福家園”,推動迪慶走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之路,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迪慶香格里拉特點的發展之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香格里拉的靈魂所系和實現迪慶跨越發展的根本之基,是迪慶最美的名片和最大的財富。在香格里拉品牌的打造過程中,砍伐樹林、破壞生態的產業停下來了,全州轉產實施天然林保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2001年開始,向“白色污染”宣戰,深入實施“生態環境整治行動”“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護行動”,大力整治突出環境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州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決策部署,制定把迪慶建成全國最美藏區的實施意見,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有力推進“藍天行動、青山行動、綠水行動、凈土行動”,推動美麗迪慶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州森林覆蓋率由1996年的40.66%提高到2005年的66.8%,再上升到2018年的75.11%,綠色成為山川大地的主色調,“綠色家園”建設讓迪慶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舞動旅游龍頭 推進產業大發展 對香格里拉的尋訪和發現,迪慶旅游業從無到有,并逐漸做大。迪慶按照全域旅游發展思路,以生態為主線,以“旅游+”為切入點,完善交通、景區、藏民家訪等基礎設施功能,著力打造普達措、虎跳峽、梅里雪山、巴拉格宗、滇金絲猴等景區,促進旅游業快速轉型升級。 州委、州政府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高原特色農業,農業基礎不斷鞏固,農村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生物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呈現出增長速度快、發展勢頭好的局面。完成了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的“一二三”結構向具有服務業為主導特征的“三二一”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經濟指標名列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前列。 緊緊抓住“西電東送”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水電開發,使生活在雪山峽谷中的各族群眾告別了松明子照明的時代,從城市到農村,處處燈火閃亮。 破解交通制約難題 迅速與外界聯通接軌 在沒有高等級公路、沒有鐵路的情況下,迪慶超前構建空中走廊,于1998年1月4日開工建設香格里拉機場,1999年4月30日建成通航。20年來,累計運輸旅客600多萬人次,飛機起降7萬架次。先后開通了香格里拉至昆明、成都、拉薩、廣州、深圳、貴陽、上海、西雙版納、重慶、杭州、長沙、芒市、西安等多條航線,預計2020年開通國際航線,將與更多的國內重要城市及國際接軌,并向中國藏區第二大空港的目標邁進。 同時,迪慶搶抓機遇,加快交通、水利、通信、能源、教育、農業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州29個鄉鎮實現了通油路、通客運、通郵遞,189個行政村實現交通通暢。雪山峽谷之間的各族群眾告別了人背馬馱的歷史,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6885.48公里。麗香鐵路、麗香高速公路將于2020年建成通車,香格里拉到四川西昌的香西高速公路、香格里拉到昌都的滇藏鐵路和滇藏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以文化為魂 創建最美藏區 迪慶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傳承各民族傳統文化,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以“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為核心,以藏文化為主體的文化旅游產業初步形成。2015年,迪慶州被列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區,“香格里拉”也被列為云南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迪慶香格里拉的一個顯著人文特點,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在香格里拉品牌的打造過程中,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各族群眾堅持各民族一家親,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著力促進和鞏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穩定的局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創建全國藏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為抓手,喊響做實“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領全州各族人民爭做迪慶發展的建設者、促進和諧的參與者、祖國統一的捍衛者、發展成果的分享者,營造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內引外聯 共享人類精神高地 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推出是迪慶人民的一個創舉。20年來,迪慶主動與周邊區域廣泛合作,共創品牌、共享品牌,大力提升香格里拉影響力。2002年5月,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區提出,將三省區交界處的9個地州打造成“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2010年9月,云南迪慶、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和青海玉樹四地州旅游局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打破壁壘,深化合作。 1994年起,云南迪慶、四川甘孜、青海玉樹和西藏昌都共同協商定期舉辦“康巴藝術節”,至今已舉辦10屆。 2015年11月16日,在國家旅游局指導下,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共同發起并成立“中國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廣聯盟”,合作范圍涵蓋9個地州市82個縣(區)。2017年9月16日,中國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廣聯盟聯席會推出香格里拉大環線——稻城亞丁、梅里雪山、香格里拉、瀘沽湖經典13日自駕游等20條精品線路。 2019年4月16日,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加快建設“德欽-香格里拉-麗江-大理-保山-瑞麗-騰沖-瀘水-貢山-德欽”大滇西旅游環線。迪慶以獨特的區位、自然、文化等資源和“香格里拉”“三江并流”兩個世界級品牌優勢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 ”,發揮文化旅游帶動作用。2019年7月5日,香格里拉上榜《人民日報海外版》推介的中國避暑十大涼城,這是對大美迪慶的一種詮釋和肯定。 同時,迪慶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迪慶作為國家及云南省重大戰略總體布局中的連接交匯點的區位優勢,深入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努力打造成為滇川藏大香格里拉區域增長極。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迪慶各族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豪情滿懷地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引領,積極推進“全國藏區民族團結示范區、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東部藏區輻射中心”建設,奮勇爭先、砥礪奮進,不斷建設、創造和發展好現實版的香格里拉,努力繪就“安居樂業、保障有力、家園秀美、民族團結、文明和諧”的香格里拉大美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