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格里拉市上江鄉木高村中心二組,放眼望去田地里搭建的蔬菜溫棚鱗次櫛比。這些蔬菜溫棚是村里的黨員致富帶頭人葉輝夫婦帶領村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建立起來的蔬菜種植基地。 二十多年前,葉輝從迪慶大型森工企業紙漿廠下崗回到村里,他種過地、養過豬。過去,依靠傳統種地方式種植小麥和玉米,不少投資也不少流汗,增產不增收,難以發家致富,特別是當他看到自己的村子位于金沙江畔,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群眾卻由于產業結構調整不明顯,仍然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致富增收難時,葉輝在通過充分考察后,決定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帶動村民的致富增收。 剛開始的時候,他和妻子四處籌措資金發展生態養豬產業,準備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技術,一場豬瘟使剛發展起來的養殖場損失過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葉輝夫婦并沒打退堂鼓,而是通過冷靜的反思,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吃了不懂科技的虧。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此后,葉輝夫婦倆人主動參加了農民科技養豬培訓班,系統地學習并掌握到防疫、飼料配方、快速育肥、商品豬防病等實用技術。他嚴格按照所學的養豬技術喂養,定期為豬仔進行疾病防疫。在不斷地實踐中他總結出了科學養殖的五大原則:優良的品種、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營養和整潔的環境。同時葉輝夫婦抓住機會,與生豬收購商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同業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為以后發展產業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葉輝夫婦通過辛勤創業,養殖產業日漸紅火起來,也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他們看到村里的大部分群眾收入很低,他們嚴格按照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秉承“帶頭致富,帶領集體共同致富”的理念,決定帶領村民共同致富。葉輝看到因為群眾觀念落后、市場信息不靈、盲目跟風種養殖效益不高的現實問題后,決定在村里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他和妻子商量后成立了“香格里拉市聚鑫農民種養殖合作社”,以服務農村、富裕農民為宗旨,以現代化、企業化的科學管理手段真正把農民組織起來,走上共同致富路,鼓勵農民共同參與到合作社的經營管理中來,該社現已發展社員 90余戶,長期穩定解決農民就業10多人,合作社實行統一生產、統一種植、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并與上江鄉境內的金鋤公司等簽訂了長期蔬菜產品購銷合同,第一年該合作社種植西紅柿26畝,合作社收入達39萬元。 看到合作社效益日益顯現,很多群眾主動要求加入到合作社中,村民的積極性很高,葉輝夫婦不斷提高種植規模,今年擴種了西紅柿106畝,青花菜、松花菜等各種蔬菜103畝,據估算,今年合作社毛收入可以實現150萬元。 每當提起葉輝夫妻倆時,村民和建忠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和建忠是個殘疾人,家里有兩個孩子和一個老人,以前全家人收入只能靠夫婦倆種地為生,加入蔬菜種植合作社后,家里的收入成倍增加,實現了脫貧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