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記者剛走進香格里拉市上江鄉香格里拉牧高順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肉牛標準化養殖基地,便聽到一陣陣渾厚的牛叫聲。一頭頭肥碩的大黃牛正在牛欄里悠閑地啃食飼料。工人們有的正在清理牛糞,有的在沖洗牛舍,有的正在給牛舍消毒。 上江鄉充分利用本土傳統養殖習俗和自身種養植大鄉的優勢,以養殖龍頭企業香格里拉市牧高順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為牽頭,帶動5家重點養殖合作社,帶動865戶3460人(包括建檔立卡戶288戶1036人),按照“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企業負責銷路,提供技術指導,并以基地為依托,帶動優質合作社組織農戶養殖肉牛、種植青儲飼料。 據介紹,公司以“托管代養,保證回收”的方式運行,農戶向企業購買3月齡犢牛,飼喂12月后400公斤左右由公司回購,每頭牛可收益近2320元,同時農戶可以通過基地務農、青儲玉米種植、技能培訓等獲得穩定收入,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效果較為明顯。 養殖基地外,是一片林下輪牧區,水源引入管道正在建設。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公司于2019年投入建設的林下輪牧區,建成投入后一方面可以減少肉牛喂養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肉牛質量。 在市場銷路上,該項目已經與市內11所、沿江3所學校簽訂了牛肉供貨協議,在香格里拉市無公害農貿市場設立了3家企業專賣店銷售牛肉,均產生了較高的效益。 在與上江鄉氣候全然不同的小中甸鎮,牦牛是其特色畜牧品種。記者走進小中甸鎮和平村降給小組的香格里拉市蘇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卻沒能看到一頭牦牛,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這些放養為主的牦牛夏季都被帶到海拔更高、天氣更為寒冷的牧場,在那里‘避暑’,直至秋冬季節才返回基地。” 香格里拉蘇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農業科學技術研究、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草產品生產與加工、牦牛養殖、牦牛肉產品加工、銷售及農業種植項目承包與投資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型和綜合型企業。 在公司基地的倉庫內,牦牛的餐點已經被打包好,這些餐點由牧草、青儲玉米、紫花苜蓿、燕麥等合成,是中國農業大學和云南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專門為這些牦牛配置的,這些餐點將為高原牦牛提供更好的營養,繼而提升牦牛的體質。更值得一提的是餐點所需要的紫花苜蓿、青儲玉米等原料也可以在小中甸鎮完成種植。 營養、寒冷和生產方式是高原牦牛養殖的三大限制因素,為了提高牦牛成活率、繁殖率、減畜增效、減輕草場過牧、保護生態、提高牧民收入,公司成立之初便與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多項草業和牦牛科學研究,成功實施了農業部行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藏高原社區生態畜牧業,香格里拉社區畜牧業發展理念研究和技術集成示范”,該項目在牧草品種篩選、栽培、加工、天然草地復長及牦牛品種選育、養殖技術、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探索了社區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瓶頸障礙的解決途徑。 目前,該公司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帶動建檔立卡戶8戶脫貧,公司常年聘用零工22人,每年平均給每戶增加8000多元的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