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麗芹 石顯堯 入夏以來,香格里拉各大景點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睞:今年1月至7月,香格里拉接待國內外游客1044.23萬人次,其中,普達措國家公園、松贊林景區、虎跳峽、巴拉格宗、獨克宗古城成為游客“打卡地”。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以全域理念來推動和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全力推進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初步形成了“旅游一業突破,引領多業融合”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模式。 加強市場管理 維護“香格里拉”品牌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大批游客涌入避暑天堂香格里拉,7月,松贊林景區日均接待游客量超過2000人,共接待游客7.57萬人次。 這是近幾年,香格里拉市進一步規范旅游管理,提升行業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推動旅游業提質增效的結果。 針對幾年前出現的“香格里拉旅游亂象”等輿情,香格里拉市進一加大旅游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探索實踐了“1+4+N+1”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模式,在全省首家成立了旅游市場監管中心、旅游服務監管平臺及導游評級系統開發應用,15家A級景區、40家旅行社、731家酒店納入旅游市場監管系統平臺,所有旅游購物企業納入社會商品零售企業進行統一監管,取消了26家旅游定點購物場所和19家不達標酒店。兩年來,共受(處)理各類投訴案件637件、立案查處94件。 規劃體系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2019年春節,獨克宗花巷開展“歡樂香巴拉,宴遇中國年”的系列主題活動,其中,藏地風情互動演藝、藏韻特色風物集市、藏八寶火鍋長桌宴、藏地婚嫁演藝秀等豐富的傳統文化節目和第5顆隕石·光年酒店推出的藏家特色團圓飯,讓游客在大飽眼福口福之余,親身體驗極致藏式生活和淳樸藏族民風。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把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從戰略層面確立旅游產業定位和突破方向,先后編制了《香格里拉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年)》《香格里拉市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香格里拉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規劃和意見,以旅游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健康穩步發展,2018年共接待游客1807.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06.2億元。 “十三五”以來,該市共實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77項,巴拉格宗、白水臺、松贊林景區等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旅游門戶綜合體驗中心、獨克宗花巷等旅游配套設施建成開業;滇川通道、尼塔二級公路等重點交通項目相繼建成,成為我省申報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的四縣(市)之一;迎賓大道、西內環公路等重點市政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設施日趨完善,2018年實現了云南省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創建目標,獲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今年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網絡寬帶建設覆蓋所有鄉鎮村,4G網絡覆蓋率達90%。 產業融合旅游營銷扎實推進 尼西黑陶非遺文化傳承人郭軍華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傳承人建立“公司+農戶”模式,從家庭作坊的自產自銷到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動黑陶產品走向國內外市場,同時增加了群眾收入。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著力提升旅游產業發展的文化內涵,推動民族文化傳承保護與健康發展,“十三五”以來,新建文化活動場地80個,建成金江鎮革命老區陳列室、茶馬古道博物館等7個文化教育基地,成功申報藏區黑陶燒制技藝、納西東壩造紙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69個、代表性傳承人129人。深入推進旅游扶貧,促進農業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香格里拉云南金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森吉尼達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分別與上海市閔行區多家企業達成農特產品銷售合作,藏香、土陶、藏香豬、牦牛肉等一批特色旅游產品走向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