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6年夏,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中甸時,噶丹·松贊林寺的僧人代表與賀龍等軍團首長舉行會談,并全力為紅軍籌糧6萬多斤,派出僧侶為紅軍長征作向導。賀龍將軍為表示感謝,親自提筆書寫“興盛番族”的錦旗贈送給寺院,祝福藏族人民繁榮昌盛,書寫了軍寺團結的歷史佳話。 新時期,武警迪慶支隊賡續傳承紅色基因,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斷深化與松贊林寺的共建活動,續寫著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2014年以來,支隊先后投入資金幫助松贊林寺援建衛生室,并常態組織醫療隊到寺院開展義診活動,為全寺僧侶建立健康檔案,為周邊廣大社區群眾及觀光游客就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積極爭取,為衛生院設立了編制,并積極投入醫療人員,幫助加強衛生室的管理和服務。還積極聯系內地優質的醫療資源,讓僧人、群眾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我們做這些,是因為我們的隊伍來自人民,也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的人民軍隊,我們希望能延續軍寺之間的深厚友誼,著眼大局,為人民服務。”武警迪慶支隊支隊長鄒澗華說。 與此同時,武警迪慶支隊還出資幫助寺院修繕僧侶活動中心、軍寺共建陳列室,幫助清理拉姆央措湖的雜草和積雪,在寺院重要活動時幫助維護秩序,派炊事班等幫助做飯,為寺院僧侶及周邊群眾排憂解難。 寺院也堅持履行社會責任,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寺院廣大僧眾積極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共向地震、火災、水災等災區捐款捐物87萬余元。寺院還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助力迪慶州特殊教育學校發展…… 多年來,軍寺延續紅色歷史,攜手為迪慶州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