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地,川、滇、藏“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核心區和“茶馬古道”黃金旅游線要沖,集雪山、冰川、峽谷、大江、高山湖泊、生物資源、地質景觀、民族風情、宗教文化于一體的迪慶,是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迪慶的旅游業經歷了起步、發展、成為全州“支柱產業”等階段。1989年,我州第一次提出“發展旅游”,并把它寫進《迪慶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1992年,中甸縣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按照滇西北旅游規劃現場辦公會提出的“發展大理、開發麗江、帶動迪慶、啟動怒江”的發展思路,全州旅游業開始起步。1997年,在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四十周年慶典暨第二屆滇、藏、川、青毗鄰地區文化藝術節上,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香格里拉”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借助這一品牌的帶動效應,我州旅游業進入發展期。 “九五”以來,全州實施香格里拉旅游品牌戰略,切實加快以交通、市鎮、能源、通信為主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松贊林寺、獨克宗古城、梅里雪山、屬都湖、碧塔海、納帕海、虎跳峽等精品旅游景區建設,著力改善精品旅游景區景點接待條件,使迪慶旅游業實現了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 1995年,全州境內僅有2家國內旅行社、100多個標準床位,星級賓館酒店僅2家,旅游從業人員(直接間接)不到1000人。隨著全州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旅游發展后勁持續增強。到2000年,全州旅游涉外定點飯店增至41家、國內旅行社31家(含試運營24家)、旅游定點藏民家訪18家……全州旅游產業基本形成了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在內的較為完善的旅游產業體系,旅游經濟成為全州新的經濟增長點。2003年,省政府在迪慶召開現場辦公會后,迪慶旅游業開始向“支柱產業”轉變。 隨后幾年,迪慶旅游經濟運行表現為增長快、效益好,旅游業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加農牧民收人,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步伐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0年底,全州已對外開放投人接待經營的旅游景區景點有18個,其中,國家A級景區15家;全州旅游行業直接從業人員達2.84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9.84萬人。旅游接待能力和通達條件有較大提升。 迪慶州堅持世界的香格里拉發展目標,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旅游服務和水平。通過發展全域旅游,科學合理帶動全州經濟社會發展。2018年,全州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410.2萬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90萬人次、國內旅游者2320.2萬人次。全年完成旅游業總收入2750012.99萬元,創旅游外匯收入2410.2萬美元,旅游帶動全州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