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晚,香格里拉市的街道燈火通明,劇院、廣場、社區流光溢彩、火樹銀花,整個城市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新中國成立70年來,迪慶州著力加強以公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和互聯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除老舊、改陋顏、通梗阻,香格里拉市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蛻變,切實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 在新中國成立前,迪慶的電力工業幾乎處于空白,群眾照明、取暖大多用木材。迪慶境內也沒有一條公路,中甸縣城(今香格里拉市)只有幾十戶商家,維西縣學校的體育場和軍人體育場是全州僅有的體育場所,城市綠化沒有規劃,更沒有互聯網,沒有城鎮建設……在那個溫飽尚未得到解決的年代,全州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可以計零。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光輝照耀下,迪慶從零起步,持續加大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全力推進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設覆蓋城鄉、功能完備、支撐有力的基礎設施體系網。1951年修筑巨維公路, 1958年建立全州首座發電廠,1977年9月開始安裝中甸縣城街道的首批路燈,1998年開始郵電分營,1999年4月建成迪慶香格里拉機場……到2018年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886公里,是自治州成立時的327倍;全州水電裝機容量達146萬千瓦;全州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戶數達9.49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普及率為82.25%,行政村寬帶網絡覆蓋率為100%;香格里拉機場開通了香格里拉至昆明、廣州、昆明、重慶、深圳、拉薩、成都、西雙版納等地的航線;城鎮化建設健康發展,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73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78.83%,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43%;全州新能源資源開發步伐也逐年加快…… 現在的迪慶,供暖入戶、棚戶區改造、雨污治理、城市道路、城市停車場、城市燈光亮化等工程順利推進,以香格里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的“七城同創”工作有序推進。從前,家門前泥濘的小路變成干凈的硬化路,從靠雙腿行走到乘坐汽車、飛機遠走高飛,從黑夜點火照明到燈光照亮整個城市鄉村,從“背水姑娘”遍布各地到自來水引入千家萬戶,從千里傳信到手機一鍵撥通訴衷腸……迪慶各族兒女正切身感受著70年來,全州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發展進步。(記者 魯茸追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