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排頭兵” 打贏攻堅戰 今年5月上旬,維西縣巴迪鄉林場負責人白金光帶著100多名護林員住進“九湖一山”植樹造林,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一干就是一個星期。 打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以來,維西縣把實施“生態立縣”戰略與實現“生態脫貧一批”緊密結合,建設、管理并用好生態護林員隊伍,在實現脫貧摘帽與保護生態“雙贏”的同時,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用好“生態保護排頭兵” 塔城鎮幾宗村民小組洛美次林區是生態護林員和勝貴的管護范圍,面積2800畝。這片林子里有紅豆杉、榧木等珍稀植物和黑熊、山貓等野生動物。過去,由于管理不到位,這片林地經常出現盜伐珍稀植物和盜獵野生動物現象,發生過多次火災。自從和勝貴當上了生態護林員,火災沒有了,盜伐珍稀植物和盜獵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也沒有了。 幾宗村民小組有5名生態護林員,他們建立了一個手機微信群,每天按照值班制度巡山,一旦發生情況就通過微信群向村里的護林員報告,再由村里的護林員報告林場,林場則第一時間報告給縣林業等部門,并按照《信息報告制度》《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抓早抓細,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對于有了生態護林員以后發生的變化,塔城鎮林場負責人余立榮感受頗深:“塔城的森林面積達102萬畝,在聘用生態護林員之前,管不了,也管不好,火災時有發生,因外縣人盜伐我鎮珍稀植物引發的糾紛嚴重影響了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有了生態護林員,森林管護力量大幅增加,管護成效躍上新臺階,2017年至今,我鎮無一起森林火災和盜伐盜獵野生動植物的違法行為,無林界糾紛。” 到目前,維西縣生態護林員隊伍已經發展到10059名,占全縣貧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為管好用好生態護林員隊伍,維西縣林業局制定《護林員職責》,并將護林員、管護員職責以與縣林業局簽訂《森林管護承包合同》的方式加以落實。 有了生態保護排頭兵,維西縣實現森林生態從管不了、管不好到管得了、管得好、管出實效轉變。2017年冬至2019春,全縣無一起森林火災,盜伐盜獵野生動植物案件也從2015年的364起下降到2018年的15起,2019年1月至8月,僅發生2起盜伐盜獵案件,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07年的73.83%增長到2018年的76.2%。全縣環境質量呈現穩中趨好的態勢。 打好“生態脫貧”仗 “生態補償脫貧一批”政策開啟了永春鄉慶福村東山村民小組貧困戶李國光一家“生態與脫貧共贏”的新模式。2016年10月起,通過生態補償工程,李國光被聘為生態護林員;通過實施產業扶貧工程,李國光收入有所增加,日子越過越紅火。去年,李國光家林下種植木香2畝,種植秦艽1畝,種植川烏1畝,加上生態管護員每年9000元的工資,累計收入達34000多元,人均經濟收入8000多元,遠遠逾越了貧困線。 目前,維西縣10059名生態護林員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為了筑牢生態脫貧基礎,讓生態護林員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維西縣林業局把精準扶貧與“生態維西”建設緊密結合,抓實新一輪退耕還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經濟林產業發展林下經濟脫貧推動“生態脫貧”。 守護安寧的突擊隊 今年6月6日,維西縣永春鄉與蘭坪縣河西鄉在山水相連的菊香村舉行和諧邊界聯建聯創活動,成千上萬的群眾歡聚一堂,安全保衛任務艱巨。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永春鄉230名護林員挺在前頭,擔負起安全保衛工作重任,做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活動結束后,這支隊伍又迅速清理現場垃圾。蘭坪縣河西鄉政府負責人說:“這支隊伍真棒,我們也要組建這樣一支隊伍。” 今年6月15日,永春鄉慶福河發生泥石流,110名護林員一聲令下沖在抗洪搶險最前頭,第一時間轉移群眾22人,為群眾搭建臨時住所,由于搶險工作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近年來,這支身負撲火、搶險救災等任務的隊伍成為了守護森林的“千里眼”和“宣傳員”,成為了守護群眾安寧的“突擊隊”。2018年以來,維西縣共出動生態管護員1.9萬人次參加應急搶險救災,挽回直接經濟損失9100萬元,1.9萬人次義務植樹12萬余株。 “四美”創建生力軍 過去,維西縣攀天閣鄉岔支洛村有“兩多一差”——酗酒的多、游手好閑的多,村容村貌差。“現在,我們村沒有酗酒的人,更沒有游手好閑的人,大家都忙著做事賺錢。”岔支洛村監委會主任李瑾才說。“變”從何而來?答案是村里多了一支由護林員為骨干的農村環境提升服務隊。 生態護林員蜂海菊是巴迪鄉洛義村“四美”創建督察組成員。她把督察員當成榮譽,更當成責任。“教育別人首先得從自己做起,把自己的家庭搞好,用行動去引導人、感染人。”蜂海菊說。每個月,蜂海菊參加督察組打分一次,完成此項工作要花5天時間,雖然沒有報酬,但她還是樂在其中,想靠行動讓村子一天天美麗起來。 服從服務于縣委、縣政府關于“四美”創建工作大局,維西縣各鄉鎮各村建立了以護林員為骨干的環境衛生服務隊,為“四美”創建增光添彩。 交通安全勸導隊 “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在永春鄉四寶村岔河交通勸導站,一名勸導員對沒有戴頭盔騎摩托車的村民說。 今年7月2日,維西縣永春鄉從生態護林員和管護員中精心挑選出62名作為交通安全勸導員,經過培訓,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并走上了工作崗位。從此,永春鄉廣大農村增添了一支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的生力軍,進一步扎緊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網。 這支道路交通安全勸導員在交警和派出所的指導下,承擔起道路交通路面巡查,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和風險點,現場糾正、制止和勸導道路交通違法行為,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提示等工作職責。 “農村摩托車、微型車交通事故頻發是維西縣最突出的交通問題。農村車多人多,我們警力有限,管不了也管不好。如今,我們全縣各鄉鎮都組建了交通勸導站,從護林員中聘請了6100名交通勸導員,解決了管不了管不好的問題。”維西縣交警大隊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