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永基卓瑪 余麗芹 王靖萍 黃曉麗 走進距維西縣城13公里的保和鎮拉日村,只見昔日貧困的小山村如今已經大變樣:硬化路通到各家門口,水、電、網絡暢通,人民群眾收入不斷提高……人民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錢財,購買力也在逐步攀升。一到節慶時節,家家戶戶都購買一大堆節慶用品,造成村內垃圾集中點的垃圾外溢,嚴重影響了村莊內部環境。 自開展“四美創建”活動以來,拉日村不斷整治提升村莊環境、家庭內務以及村民個人衛生,并把村莊垃圾處理作為重點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了“垃圾不落地、拉日更美麗”的目標。 通過實地調研,拉日村結合村情,一是將“垃圾自產自消不出戶”作為目標,定制輕巧易于收納的垃圾焚燒爐,一戶一爐發給群眾,并要求每戶將焚燒后的生活垃圾填埋進土里,變為肥料。二是將“垃圾不出戶”寫入村規民約中,加大監管力度,并實施獎懲措施。三是呼吁村民不購買不易回收的物品,如:酒瓶、玻璃瓶、塑料制品等,并將垃圾分類回收。塑料用品統一回收至回收站;玻璃用品統一回收后送至龍轉灣沙廠進行粉碎。 目前,在村組干部和黨員的帶頭下,在群眾的積極配合下,拉日村“垃圾不出戶”的目標已經落實到位,該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