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馬建軍) 根據《迪慶州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漠視群眾利益問題的實施方案》要求,由州教育體育局牽頭,在全州范圍內開展了整治脫貧攻堅中學生資助政策落實不到位、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問題行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反復核對,摸清底數。督促各縣按照戶口簿、學籍信息、扶貧大數據平臺、資助信息“四對照”的原則,對戶籍、學籍、資助、扶貧大數據平臺4個方面存在的錯誤信息逐一核對和登記。做到所有類型的學生不漏一戶、不錯一人。全面掌握教育人口的戶口信息、學籍信息。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學生入學、轉學、休學、復學、輟學等學籍管理手續,做好登記,建立檔案,使每名流動學生流向清晰,有據可查,確保學籍系統信息與學生實際一致。全面開展“四查三比對”工作,積極與公安部門對接協調,對照公安部門提供的全州6至15周歲適齡兒童少年戶籍系統數據,再次進行學生戶籍、省網學籍、國網學籍比對。按照州委統一部署,由教育、公安、婦聯、團委等部門組成第四督導組,對三縣(市)控輟保學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實行動態更新管理,確保數據真實、一致。 動態管理,精準施策。建立“日報制”,實現實時上報、自動匯總、信息準確的動態管理目標。各鄉鎮明確掛聯責任人,落實流動學生花名冊,制定作戰圖,實行控輟銷號制。同時,根據系統反饋信息,加強指導,及時跟進,全力保證學生進得來、留得住。 共同發力,依法控輟。認真落實“雙線六長責任制”,建立聯控、聯動、聯保機制,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四包”工作機制。建立縣委常委包鄉,處級領導包村,鄉鎮干部、村總支書記、村主任、掛包單位干部包人,“一對一”掛鉤不穩定學生的控輟保學責任機制,同時,縣教育體育局班子包學校,校長、科室主任、年級組長包村、班主任包戶到人,并對特殊問題學生實行教職工“一對一”的掛鉤幫扶的保學工作機制。落實控輟保學“四步法”,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戶曉。集中對不依法送子女入學的家長進行勸誡,依法依規追究監護人的責任,對不依法送子女入學的家庭啟動法律程序。 因人施策,技能保學。根據返校不穩定學生學習基礎差、自律意識弱等實際,開辦了摩托車修理、美容美發、鋼筋制模等3個專業培訓班,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個性化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返校學生盡可能學到一技之長,同時,各學校教師和返校學生建立了“一對一”掛鉤幫扶機制,在心理上輔導、行為上糾正、技能上授予、困難上幫扶、生活上關愛、安全上防護,讓已勸返不穩定學生逐步適應學校生活,實現安心在校、穩定就學。 堅決遏制增量,積極消除存量。認真落實“一對一”勸返機制,實行“一生一策”“一生一案”勸返,盡一切可能勸返入校。針對部分初中畢業學齡段學生,積極組織參加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使其順利畢業。 嚴格規范,做好檔案管理。按照“控輟保學九項制度”和“雙線六長制”相關要求,積極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工作,同時,認真做好“一生一案”痕跡材料,突出勸返措施針對性、實效性,收集整理好第一手資料,規范建檔。 規范辦學行為。義務教育學校切實加強學生學籍管理,規范學生入學注冊、轉學、休學等手續;對小學六年級升初中七年級新生入學進行無縫對接,避免學生在關鍵節點上出現流失或輟學。進一步強化、深化和細化學校常規管理,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積極完善學生評價體系建設,認真實施素質教育,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愛學困生,關注特長生,促進學生樂學、好學、會學,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抓好學校情感留人、興趣留人、管理留人,堅決杜絕因學校管理及教育教學方法不當而造成學生流失的現象。 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規范教師職業行為,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堅決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錯誤做法。嚴禁強行或變相強行讓學困生退學、轉學或休學。依法嚴肅處理因教育教學行為不當導致學生輟學的教師和學校。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突出“以人為本”和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有關考試及學生作業量的規定,嚴禁歧視“學困生”,不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鞏固完善教育資助體系。繼續認真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完善資助體系建設。落實并完善從學前到大學各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機制,對特困生給予重點資助,切實將國家各項資助政策落到實處,實現學生資助全覆蓋,杜絕任何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 目前,實現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輟學率不斷降低,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不斷提升,為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奠定了基礎。 (數據由州教育體育局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