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欽縣燕門鄉的谷扎村是瀾滄江旁一個美麗的小村子,谷扎在藏語中意為卡瓦格博神山的大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當地突出文化興村、旅游強村、產業富村,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 談起谷扎村首先就要提當地的非遺文化名片尼通禮賓舞,該舞蹈最早是在進行宗教祭祀活動中使用,由于谷扎村地處茶馬古道交通要沖,各地貴賓經常要過往此地,隨著歷史的演化漸漸成為當地專門用于迎接貴賓的舞曲。舞曲共有18段組成,歌詞有趣、舞蹈方式獨特,深受藏區群眾的喜歡。該舞曲曾先后獲得省第十屆民族歌舞樂傳承獎、迪慶文化旅游周比賽二等獎等,還受邀參加過康巴衛視春節晚會。為了打好這一文化牌,該村黨總支通過落實黨組織經費、活動陣地建設,形成以尼通村民小組黨支部為核心,村黨員為骨干、群眾共同參與的傳承方式,在農忙后的休息時節、各種節日活動中組織群眾一起唱歌跳舞,確保這種古老的舞蹈得到有效傳承。 谷扎村的溫泉資源在周邊地區都很有名氣,當地溫泉水溫高、富含微量元素,結合這一優勢資源,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當地于2006年開始建成了溫泉度假山莊,擁有大泳池1個,小泡池3個以及客房50間,每年可接待上千名游客。作為承包經營的個人每年向村集體經濟上交10萬元租金,受益群眾251人。下一步,村里還將與省旅投公司等合作開發溫泉資源,進一步提升改造現有的溫泉山莊,發展民宿旅游等新經濟模式。 在產業方面,當地按照不同區位的優勢和特點,按照“高山地區抓藥材、二半山區種核桃、河谷地區種葡萄”的總體思路,培育了三大特色產業,目前全村形成了500多畝的葡萄基地、1344畝核桃基地、300畝的中藥材基地,此外部分村民小組還積極發展了油橄欖、花椒等經濟作物種植,僅葡萄一項,每年就能帶動全村群眾增收200萬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