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防護指南的通知 肺炎機制發〔2020〕15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指導賓館、商場、影院、游泳館、博物館、候車(機)室、辦公樓等人群經常聚集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開展預防性衛生防護措施,嚴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和擴散,制定了《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防護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 ?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聯防聯控機制 2020年1月30日 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適用范圍 本指南適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正常使用的賓館、商場、影院、游泳館、博物館、候車(機)室、辦公樓等人群經常聚集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的衛生防護,包括消毒、通風、個人防護等措施。 場所衛生操作指南 (一)清潔與消毒。 1.做好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潔消毒記錄。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 (二)通風換氣。場所內應當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也可采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調時應關閉回風通道。 (五)設立應急區域。建議在公共場所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范要求進行處理。 個人防護指南 (一)工作人員防護。 2.注意手衛生。應當加強手衛生措施,工作人員隨時進行手衛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二)流動人員防護。 解讀《關于印發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防護指南的通知》 為指導賓館、商場、影院、游泳館、博物館、候車(機)室、辦公樓等人群經常聚集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開展預防性衛生防護措施,嚴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和擴散,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組織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等單位專家,研究制定并印發了《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防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本指南,適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正常使用的賓館、商場、影院、游泳館、博物館、候車(機)室、辦公樓等人群經常聚集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的衛生防護,包括場所衛生操作指南和個人防護指南。其中,公共場所衛生操作方面,重點對做好物體表面清潔消毒,餐(飲)具的消毒、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紡織物清潔消毒,衛生潔具消毒等方面提出操作要求;并對通風換氣、洗手設施、垃圾處理、應急區域設立、健康宣教等方面提出規范指引。個人防護方面,重點對工作人員和流動人員的健康防護提出指南,指導工作人員做好“三注意”,即注意個人衛生防護、注意手衛生、注意身體狀況;指導流動人員要減少聚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應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建議佩戴醫用口罩、勤洗手等。本指南還對辦公樓等場所來訪人員管理提出指引,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辦公樓等場所加強對來訪人員健康監測和登記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