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點30,對辦公場所進行全面消殺;9點30,檢查卡點;12點,派送物資;15點,硬核喊話開展防控宣傳;16點30,組織村民開展消毒;18點30,集體下地挖芋頭,給村民送去“及時芋”;23點30,鄉上的工作微信群依然很熱鬧…… 這是迪慶供電局駐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白濟汛鄉永安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雷雨從2月2日返鄉之后每天的工作寫照。除了做好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對于肩負的脫貧攻堅工作,雷雨和其他工作隊員一刻也沒有放松。 不離鄉不離土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這是鄉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員最大的愿望。按照產業特色化、特色規模化、規模市場化的原則,從2018年起,永安村先后通過建立合作社,與北京、廣東等地企業建立訂單等方式,先后發展了傈家黑烏雞、羊肚菌、芋頭等規模種養殖集體經濟,全村15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參與其中,絕大部分都實現了脫貧,貧困率已經下降到了不足2%。 看著40畝已經長出菇帽的羊肚菌,雷雨高興地說:“到4月就可以全面采摘了。”“按照計劃,村里在今年還將獨具特色的維西糯山藥從目前試種的10畝擴大到150畝……”對于村里的產業扶貧措施,雷雨娓娓道來。 在雷雨接受記者采訪的同時,村里其他駐村工作隊員和村“三委”成員也都各自在忙著:有的在忙著聯系消毒消殺物資、有的在忙著核對年度貧困戶收入狀況……原本按照計劃,維西縣要在今年2月接受脫貧摘帽第三方的評估驗收。 疫情阻擊戰、脫貧攻堅戰,兩場戰役都要贏,這是迪慶各族干部群眾的心聲。按照迪慶州委、州政府部署,盡管目前保持了零確診病例、零疑似病例,但迪慶依然繼續不留死角筑好疫情防控工作,嚴防死守繼續把各項措施落細落小落實。與此同時,復工復產復課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 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迪慶今年要實現全州整體脫貧出列。對此,迪慶提出對脫貧攻堅實行掛牌督戰,確保6月底前全面實現貧困人口清零;加快落實項目庫建設,在6月底前完成2019年未完工項目,確保2020年項目完成率在一半以上。同時,對做好異地搬遷后續工作、開展防貧監測預警等工作也作出了安排部署。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