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2月19日12時,全州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無密切接觸者接受醫學隔離觀察。 州委州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 2020年2月19日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科學有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全州人民身體健康,守護迪慶雪域高原。州衛生健康委、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群眾最關心的新冠肺炎相關知識進行回答。 Q迪慶州現有隔離醫學觀察方式有哪些?隔離醫學觀察的時間是多久? A迪慶州現有隔離方式三種:1、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2、安置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留驗站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3種隔離醫學觀察的時間都是自回到迪慶之日計算至少14天。 Q需要隔離醫學觀察的對象主要是哪些人? 需采取哪種隔離方式? A(一)需要隔離醫學觀察的對象和方式: 1、14天內有湖北省等其他確診病例大于500例的十個省份、確診病例大于100例的州市等重點流行地區旅行史或居住史(包括在這些地方居住、工作、學習、旅行等)、14天內與新型冠狀感染者有接觸史、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湖北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癥狀的州外返鄉人員,一律納入留驗站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2、近14天內有其他有病例報告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并且出現呼吸道癥狀、發熱、畏寒、乏力、腹瀉、結膜充血等癥狀者,作為重點風險人群篩查,由專業機構采樣檢測,采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隔離觀察期間一旦發現病情變化應及時轉送至定點醫院治療; 3、近14天內有其他有病例報告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但無呼吸道癥狀、發熱、畏寒、乏力、腹瀉、結膜充血等癥狀者,一律采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從到迪慶當日開始計算),每天自行監測體溫兩次,堅持佩戴口罩,限制活動區域,杜絕接觸外人,由所在單位和社區進行監測管理。 (二)、特殊對象的管理: 1.確診病人治愈出院后,還需回家繼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 2.密切接觸者需要到留驗站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集中隔離結束后還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 (三)州外返鄉人員的管理: 州外所有返鄉人員(除需參與疫情處置的特殊工作人員外),在本州有固定住所的人員均需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沒有固定住所的人員需到定點安置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費用自理)。
Q每天測體溫是對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比較重要的一項檢查,一天測幾次體溫、什么時候測比較合適?體溫出現異常該如何處理? A建議一天上、下午測2次體溫,無需多次測量。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體溫超過37.3℃,應立即報告相關社區或單位工作人員。 Q出現哪些癥狀需要就醫? A當出現可疑癥狀,比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并且有疫情高發地區旅行病史、有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密切接觸史或與疑似或者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史時,應及時就醫。 Q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要每天測體溫,那家庭成員是否需要每天測?如果測,現在買不到體溫計,體溫計能否交叉使用? A其他家庭成員每天也要測量體溫,測量方法同隔離人員一樣,體溫計要分開使用。如果必須共用,就先要用75%的酒精浸泡10分鐘后,其他家庭成員再使用。 Q定點安置酒店和留驗站都有單獨的房間和獨立衛生間,那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應該怎么做? A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的是一個人單獨居住在一套房里,由其親屬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其次,是選擇一套房內配有單獨衛生間的獨立房間居住。如不能滿足上述條件,選擇家里通風較好的房間單獨居住,在保障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共同居住人員。 Q如果沒有房間帶有單獨的衛生間,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與其他人共用衛生間時,需注意什么? A應分時段使用,衛生間必須通風,對于沒有窗戶的衛生間,應打開排氣扇。坐便器、沖水按鈕等人體接觸的物體表面,每天要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馬桶沖水時必須蓋上馬桶蓋。 Q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是否可以一起就餐?餐具如何清潔消毒? A在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情況下,被隔離人員與其他家庭成員不能共同就餐,要錯時就餐。餐具消毒可采用至少煮沸15分鐘或蒸20分鐘。對于不耐熱的餐具,清洗后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然后再用清水洗凈。 Q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要注意什么? A所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不能外出,也不能接待訪客。在衣食住行方面:1、盡量在自己單獨生活的房間內,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如果必須接觸,應正確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2、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應隨時關門,所有房間都應該經常開窗通風;3、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個人用品,比如碗碟、水杯、餐具、毛巾、床上用品或其他物品必須與其他人分開,使用這些物品后,應徹底清洗,每日消毒。 Q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那佩戴口罩有哪些原則? A口罩的使用原則是不盲目使用,不過度防護。 1、健康人在空曠場所無其他人員時可不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場所或密閉場所時需要佩戴口罩; 2、在非疫情高發區,建議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在疫情高發區,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棉紗口罩的預防作用較低,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使用; 3、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 4、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容易引起窒息。 Q使用后的口罩如何處理? A1、健康人群佩戴后的口罩,沒有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但4小時后口罩被分泌物弄濕或弄臟,防護性能降低,建議更換新的口罩,使用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要求處理即可,處理完口罩后要清洗雙手; 2、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佩戴過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物,按照醫療廢物的嚴格流程進行處理。 Q拿到外賣或快遞,需要消毒嗎? A外賣和快遞小哥每天在不同的社區間奔波,接觸了很多人,因此有間接接觸的風險,可以先將外賣和快遞放在家門口,等小哥離開后,用酒精擦拭一下外包裝袋再拿進家里,洗手以后再打開,包裝盒按有關規定處理。 Q得過病了是不是不會再得? A不一定!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也可能會有病毒變異的情況。在病好以后的疾病流行期間,還是需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注意休息、不到人多的地方去湊熱鬧。 新型冠狀病毒可防可控,主動關注官方及專業媒體平臺,認真學習防控知識,積極踐行防護技能,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不信謠、不傳謠,不在個人社交圈發布未經官方審定的疫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