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州醫療保障局成立一周年了,作為新設的醫療保障行政管理機構,在過去的一年里,全州醫療保障系統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深化改革創新,實現了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的有序銜接,開啟了迪慶醫療保障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征程。 堅持黨建引領 開創醫保事業新局面 該局黨支部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在加強政治建設、健全基層組織體系、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上全面發力,深入推進“互聯網+黨建”。創新推動基層黨建,完成了“書香機關·紅色書櫥”建設工作,參加了《紅土地》《我的祖國》《黨章節選朗誦》《我和我的祖國》等演講朗誦主題黨日活動。 讓制度紅利走在前。該局在全省醫保系統首家實行醫療救助州級統籌,將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納入“一站式”窗口即時結算服務,堅持“待遇不降低、資金有保障、群眾更方便”的原則,在整合優化上下足功夫,做到應救盡救、及時救助、依標準依程序足額救助年內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享受7942人次,費用支出1018萬元。同時,在全州范圍內試行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州級統籌,逐步建立健全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制度,使全州城鎮職工平等享有生育保險政策,成為全省首家生育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合并實施的地州。全州城鎮職工生育報銷金額957萬元,其中醫療費用支出323萬元、生育津貼支出633萬元,城鄉居民生育醫療費用報銷371萬元。 優化醫療保障制度 提升參保群眾獲得感 過去一年,州醫療保障局在統籌區內建立了“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醫療費用在一個窗口就能辦結,村級衛生室建立了“村醫通”手機APP報銷機制,極大方便了參保居民,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本著“寧可先參不可漏保”“先納入、再規范”的原則,核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臺賬精準到戶、精準到人,實現動態清零、悉數入庫,確保應保盡保、不漏一人。全州已識別并標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4139人,實現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實現“四重保障”和“九個確保”的工作要求,為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患者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后,符合轉診轉院規范住院治療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不到90%和個人年度支付符合轉診轉院規范的醫療費用仍超過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由兜底保障進行兜底,實現了住院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 有效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積極協調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打擊醫保基金欺詐騙保專項行動,通過相關部門的參與和縣(市)級的交叉檢查,促進部門間形成高效運轉的聯動機制,有效打擊了欺詐騙保行為,樹立了醫保部門敢管、嚴管的形象。年內全州共計追回醫療保險基金120.76萬元,處理定點醫療機構21家,其中公立醫療機構9家、追回醫保基金21.35萬元;民營醫療機構12家、追回醫保基金85.92萬元,暫停醫保服務2家;處理定點藥店20家,追回醫保基金13.49萬元,暫停醫保服務1家。 關注民生福祉 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自2019年12月31日起,全州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所有直接向患者收費的醫用耗材實行“零差率”銷售。全面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試點擴大區域范圍工作。國家集中采購25種藥品全面落地,藥品涵蓋慢性病、特殊病、日常用藥,價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96%。 精準幫扶助力掛鉤村全面脫貧 全面完成兩定機構的年檢 自掛鉤以來,該局及時派出駐村工作隊員到掛鉤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通過各項幫扶措施,截至目前,維西縣葉枝鎮松洛村“兩不愁”“三保障”及村出列、戶退出已全部達標,貧困發生率降至0.58%。 該局嚴格執行醫療保險業務控制制度,完成對全州參保單位、參保職工的繳費基數核定。認真組織實施醫療保險費的征收工作,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收支兩條線,專款專用。積極開展兩定費用審核、零星醫療費用報銷、兩定對賬結算、異地費用對賬結算、異地就醫開通等業務工作,開展“兩定機構”醫保費用撥付清理工作及“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專項治理,完成了州級“兩定機構”的年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