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1日召開的全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獲悉,今年我州將從七方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農村環境衛生短板,以實際行動把迪慶建設成天空最湛藍、空氣最清新、環境最干凈、河流最清澈、雪山最潔白、草原最鮮美、植被最豐茂的最美藏區。 一是有序推進“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由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采用“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的編制方法,針對全州未建立、未實施村莊土地規劃建設專管員制度,規劃缺失、建設無序、風貌特色喪失、“有新房無新村”等問題對癥下藥,統籌兼顧農村田園風貌保護和環境整治,強化地域文化、民族元素符號,慎砍樹、禁挖山,保護鄉情美景,留住鄉愁記憶。 二是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2020年4月30日前完成2018—2019年行政村委會所在地公廁54座、農村無害化戶廁3198座的驗收,對未達到驗收標準的廁所及時進行整改,確保改廁質量。5月30日前按“一戶一檔”“一村一檔”要求,完成全州農村廁所的建檔立卡,確保信息完整準確。6月30日前完成2020年行政村委會所在地公廁和無害化戶廁改建任務指標的50%。提高使用率,把建起來的廁所和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真正用起來,發揮作用。 三是梯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優先解決鄉鎮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問題,抓好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加大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面。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積極開展農村河塘、溝渠清淤疏浚。 四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徹底消除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垃圾滿山倒等現象。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就地分類、源頭減量、就近處理等多種垃圾治理模式,按照可腐爛垃圾、可再利用垃圾、可燃燒垃圾、可填坑墊道垃圾、有害有毒垃圾開展分類和處置,加大農村垃圾治理力度,從根本上提升我州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五是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由州農業農村局和州衛健委牽頭,以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廢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為重點,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突出清理死角盲區,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使愛國衛生運動深入到每個鄉村、每家每戶。今年50%以上的鄉鎮要創建成為省級衛生鄉鎮,40%以上的行政村要創建成為省級衛生村。 六是建立完善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完善維護村莊衛生環境的村規民約,建立完善村莊清掃保潔制度, 發揮群眾積極性主動性,最終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七是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宣傳動員、加強資金整合、加強激勵鞭策,創新工作舉措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州委常委李燕蘭、副州長和麗萍出席當天會議,并就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