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初 德欽縣人民檢察院派駐看守所檢察室在院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秉承堅韌不拔、拼搏奮進的精神,忠誠履職,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圣使命,精誠團結,求真務實,用心工作,大膽創新,派駐檢察工作成效顯著,多次獲得該院先進科室及先進個人稱號,在第五屆全國檢察機關派駐監管場所檢察室規范化等級考核中被評定為“二級規范化檢察室”。 院黨組將駐所工作創建納入議事日程,多次專題研究駐所工作開展情況,黨組書記、檢察長親自主抓,先后10次聽取匯報,8次深入看守所現場辦公,有力推動了駐所檢察室爭創工作。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院黨組對駐所檢察工作加大傾斜力度,加快駐所檢察室軟、硬件建設,并專門配備了公務用車,對檢察專網、駐所監控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同時,院黨組配齊配強駐所隊伍,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2名干警和1名書記員選調到駐所檢察崗位上,完成了隊伍“年輕化、專業化”的蛻變。 強化監督彰顯公正,“三個轉變”監督刑罰執行公正。駐所檢察室通過實現駐所檢察從人員到位向工作到位轉變,從程序監督向程序、實體監督并重轉變,從重點監督向全面監督轉變,把法律賦予的監督職權用足用好,抓辦案、促監督、求發展,全面提升派駐看守所檢察室法律監督能力和執法水平。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德欽縣看守所共羈押各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183人,確保所有在押人員入所、出所手續均合法合規。在“財產型專項檢察活動”中,排查了自2012年11月至2020年初德欽縣人民法院共判決財產刑執行案件289件,總金額171.4272萬元,在核清底數后,對能執行而未執行的向法院提出了檢察建議,有力維護了刑罰執行的嚴肅性與公正性。 “三個安全”構建和諧監管秩序。積極升級改造派駐檢察室監控聯網,實現了對監管場所24小時的全程動態監督,對有“牢頭獄霸”苗頭的,堅持有傾向就拔掉,對欺壓、打罵其他在押人員和嚴重破壞監管秩序構成犯罪的,嚴格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加強對民警在管理教育活動中是否有違法行為、使用械具、禁閉是否合法等行為進行監督。加強安全防范監督檢察,按照“每日一檢查,1小時一巡查,每月一大查,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全面查”的安全防范制度,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每天通過監控系統對看守所的監管活動全方位監督;堅持每天深入監區,與在押人員溝通談話;堅持對新入所人員在24小時內談話教育,并發放在押人員權利義務告知書;堅持每天對在押人員的案件訴訟環節進行電腦登記臺賬;堅持每天檢查監區執法活動情況。3年來,對看守所安全防范檢察監督16次,消除事故隱患20余起,提出檢察建議6件,有效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了德欽縣看守所60年無安全事故、無在押人員非正常死亡、無超期羈押的“三無看守所”。 人文關懷,保障就醫等多措并舉維護權益。駐所檢察官通過調研發現監區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規范的醫療保障,向看守所提出建議后,看守所高度重視,與德欽縣人民醫院簽訂協定,每周四由縣醫院選派各科室主治醫師進入監區體檢。駐所檢察官還會同看守所與縣人民醫院積極聯系,開通急救綠色通道,保證在押病患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有效保障了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 法制教育,促其回歸。駐所檢察官積極推行送法進監室和法制教育,促使在押人員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三年來,在監管場所開展法制教育7次,受教育面達90余人,對在押人員個別談話教育 183人次,絕大多數在押人員談話教育后有積極轉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此外,還聘請法律援助中心人員對在押人員開展集中教育、心理解惑等活動。組織在校學生與在押同齡人開展“心連心、促回歸、遠離犯罪”的交流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認真辦理控告、舉報、申訴,維護罪犯的合法權益。駐所檢察室在監管場所辦公區、監區、會見室等設立檢務公開宣傳欄,安裝檢察官信箱,張貼在押人員權利義務告知書,向在押人員發放權利義務告知書,健全與在押人員定期談話、約見檢察官、投訴信件辦理、入所出所談話等制度,暢通權利救濟渠道,及時審查處理在押人員的控告、舉報、申訴。 做好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積極化解社會矛盾。2016年來,駐所檢察室共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6件。羈押必要性審查6件6人,6人均變更強制措施。如2018年6月辦理的魯某某羈押必要性審查一案中,在談話教育中得知魯某某想對被害人進行賠償,爭取從寬處理的想法后,干警翻山越嶺多次到被害人家中與被害人做工作,從鄰里關系、親情關系等方面反復做工作,被害人同意諒解魯某某,也出具了諒解書,李某某向被害人支付修理費及其他補償費2萬余元,最終促成了雙方和解。駐所檢察室立即啟動羈押必要性審查程序,建議公訴科變更強制措施,建議被采納后對魯某某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魯某某對檢察官人性化司法的做法表示感謝,此案的辦理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內外聯動延伸監督,駐所檢察室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部署,將駐所檢察工作由大墻內向大墻外延伸,加強對監外執行、社區矯正的監督。主動與法院、司法、公安、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職能部門聯系溝通,成立了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所有監外執行罪犯全部建立個人監督檔案。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區矯正對象居住地,采取個別談話、集中上法制課、免費贈閱法制刊物、協調相關部門給予幫扶安置等措施,防止脫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現象的發生,取得了明顯的法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