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塔城鎮巴珠村發展藏玫瑰產業小記 6月,隱匿在維西縣塔城鎮大山深處的巴珠村熱鬧了起來。走進村莊便看到百余畝藏玫瑰競相綻放,紫紅色的花朵在青山間吐露芬芳,讓人心曠神怡。各地賞花游人紛至沓來,田間地頭,花農們正忙著除草、采花,蜜蜂、蝴蝶也加入其中分享著這夏日的甜蜜。 “村子的面貌和我們的生活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多虧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這窮山溝變成了外人眼中的寶地。”,記者在村口見到70歲的和德昌時,他正打算把剛采的60多斤玫瑰花瓣賣到合作社去。和德昌說,玫瑰種植省時省力,很適合他家這樣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普通的田間管理每畝年收入就能達到5000元左右。 巴珠村是個藏族村落,海拔2560米,森林覆蓋率達98.2%,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為藏玫瑰種植提供了先天優勢,但長期以來受地形、交通、傳統觀念等因素制約,使巴珠村成為無人問津的貧瘠之地。2011年,維西縣巴珠藏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巴珠村成立,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食用藏玫瑰,讓村民嘗到甜頭,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全村藏玫瑰種植已經覆蓋157戶農戶,面積達500多畝,村民走上了生態產業發展之路。小小玫瑰釋放出巨大能量,成為推動脫貧攻堅、調整產業結構、建設美麗鄉村的新動能。 “曾經,巴珠村主要以種植青稞、玉米、白蕓豆為主,其中,白蕓豆種植需要用到大量竹竿和樹枝,大面積種植勢必影響生態環境,而藏玫瑰種植既保護了生態又增加了收入,何樂而不為!”合作社負責人龔處初稱說。 據了解,合作社與昆明亞東宏公司簽訂購銷協議,實現農企對接,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農戶長效增收,同時,合作社還每年向村民免費提供藏玫瑰種苗。另外,為保證花瓣質量,方便運輸,合作社還建立了粗加工廠房,年加工玫瑰花120余噸,年提供就業崗位80余個,支付用工費12至15萬。 在成片的玫瑰花田間,白瑪卓瑪正細心地給玫瑰除草。“因為是食用玫瑰,不能撒農藥,所以需要時常松土、除草。今年雨水好,花開得也多,比起種玉米,種玫瑰輕松又賺錢,我家種了3畝,收成好的時候一年收入兩萬多呢!”見到記者,她驕傲地說。 在合作社的粗加工廠房里,十幾名村民正麻利地將花瓣挑揀、裝袋、真空包裝……“我家種了兩畝,每年花期還能到廠里打工,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孩子上學和家里的生活都不用愁了。”村民吉稱說。 2019年,巴珠村食用藏玫瑰(鮮花瓣)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并取得綠色食品認證書。一袋袋藏玫瑰寄托著花農們的致富希望被運出大山,制作成藏玫瑰原汁、玫瑰醬、玫瑰酒、玫瑰干花、玫瑰茶、鮮花餅等銷往全國各地,一趟又一趟,蜿蜒的公路上溢滿了玫瑰的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