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州生態環境部門抓住“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實施的有利時機,分階段、分重點、分區域持續開展環境執法行動,形成了強有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促使全州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得以加強,解決了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促進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群眾帶來了更多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全州共排查出工業固體廢物(尾礦渣)1739.49萬噸。按照“一源一策”工作要求,制定了土壤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已安排653萬元土壤污染防治專項治理資金。 結合河(湖)長制工作,對全州城鄉(鎮)進行了全面排查,組織干部群眾對金沙江(迪慶段)558.85公里的江岸線垃圾、堰塞湖泄流后遺留的垃圾共計116.9噸進行了全面清理。嚴格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遺留垃圾堆場整治,取締金沙江沿岸8個垃圾池。 抽查加油站8家、醫院8家、檢查汽修廠262家,下達整改通知,責令完善環保相關手續、設施,做好廢機油處置工作;督促企業規范開展危險廢物轉移網上申報登記。結合安全生產工作要求,開展環境安全風險排查,共排查礦山企業13家、加油站6家、水電站7家、污水處理廠4家、垃圾填埋場2家。 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5件,處罰金額151萬余元;辦理新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案件4件,其中,查封案件3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1件;對1家機動車檢測機構環保檢測線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企業處以罰款26萬元,沒收上繳違法所得9240元。 生態部門不斷完善信訪專項督辦、帶案下訪、責任追究等一系列接報辦理機制,加強舉報受理工作,暢通投訴渠道, 做好“12369” 熱線電話、微信、網絡等舉報渠道平臺規范化管理,對收到的生態環境投訴信息,立接立辦,做到環境投訴案件有調查、有結果、有回音。2019年,共受理投訴件71起,辦結71起,辦結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