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江初卓瑪 張先志 王思佳 陸良玉 ) 夏日季節,香格里拉市洛吉鄉九龍村聯辦村民小組阿海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田里,村民們正忙著播種白蕓豆,犁地、立桿、種植、拉線,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來,九龍村踐行黨建強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做到了發展產業跟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今年九龍村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設以種植秦艽、木香、白術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以種植白蕓豆為主的農特產品種植基地,以種植花椒為主的林下經濟林果種植基地以及土豬、肉牛、虎蜂養殖的養殖基地這四個方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來拓寬產業扶貧的路子。 依靠規模種植各種中藥材及農特產品而發家致富的村民沈學峰,在嘗到種植甜頭后,他想到了鄉親們,讓他們與自已一起種植中藥材和農特產。他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了57戶村民約100畝的閑置或種植收入甚微的土地,其中包含12戶建檔立卡戶的約36畝土地。以每天100元的價格讓村民在家門口務工。與此同時,他還免費給村民提供了可種植100畝地的種子、種植桿線,待到收獲季節,他將以不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回收村民自己種植的白蕓豆,并簽訂保底價收購合同,主動承擔起了可能存在的風險,消除了村民的顧慮。 今年起,為著力推進種植白蕓豆產業的綠色長效發展,進一步帶動當地群眾致富,在合作社的帶領下,聯辦村民小組一改過去的種白蕓豆砍竹竿、雜木竿等破壞生態的種植方式,采取了可循環使用的線桿種植方式,既環保又節約了種植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加快了種植過程。目前,九龍村聯辦村民小組共計種植白蕓豆200畝左右,以正常的每畝收獲350公斤、每公斤市場價約14元計算,2020年收獲時將獲益約9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