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桑央宗 央金拉姆
近日,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和平村降給村民小組開始收割小麥了。“高原的青稞都還在長苗,怎么會就收割麥子呢?” 記者帶著疑問走進了降給村。在香格里拉蘇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里,村民們正背著收割機忙著收割。 “現在就能收割的是什么麥子呀?”記者問。 “這是從西藏引進的小黑麥,我們去年秋季種下的,現在正是收割機的季節。”公司員工扎史央宗告訴記者。 收割機“突突”向前,一排排的青色小黑麥順著收割機倒下,然后被打成捆拉回庫房,之后,它們將同紫花苜蓿、玉米、燕麥等一同打包成青貯飼料。 據了解,小黑麥抗旱、抗寒和抗鹽堿能力較強,適宜在青藏高原等高寒牧區種植,小黑麥牧草是禾本科牧草里草產量、粗蛋白和干物質消化率較高的,反芻家畜重要的飼料來源。秋播小黑麥春季返青早、生長快,可在枯草期提供優質青飼料,延長青飼料供應期。 小中甸鎮和平村海拔3100米,年均氣溫5.8攝氏度,牦牛是其特色畜牧品種。但如何挖掘資源優勢,促進特色產業發展成為其畜牧業發展的關鍵。 2015年,香格里拉蘇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這是一家集農業科學技術研究、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草產品生產與加工、牦牛養殖、牦牛肉產品加工、銷售及農業種植項目承包與投資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型和綜合型企業。 公司成立之初即與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多項草業和牦牛科學研究,成功實施了農業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藏高原社區生態畜牧業,香格里拉社區畜牧業發展理念研究和技術集成示范”項目。該項目在牧草品種篩選、栽培、加工、天然草地牦牛品種選育、養殖技術、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依托科研項目,探索了社區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瓶頸的解決途徑,帶動了小中甸鎮牦牛養殖技術創新,成為農牧民脫貧增收的堅強后盾。 扎史央宗介紹說:“這些小黑麥收割完后,我們將再次播種,等到十一月左右又可以收割,這些飼料正好解決了牦牛冬季飼草缺乏的問題。”記者看到,燕麥、高原玉米、紫花苜蓿等也在基地內生長正盛。 目前,該公司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帶動建檔立卡戶8戶脫貧,公司常年聘用工人22人,每年每戶可增加8000多元的經濟收入。正在地里收割的尼布大叔就是隔壁村的,他常年在公司打工。現在幫助收割小黑麥每天可以有150元的收入。“在這里打工,一方面能夠在家門口有一份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學到不少牦牛養殖的技術,真是一舉多得呢。”尼布大叔笑呵呵地說。 近兩年來,隨著青貯飼料的推廣,扎實央宗也成為了香格里拉市的飼料“技術員”。她常常要到其他鄉鎮教當地的飼養戶如何種植和打包。“蘇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探索改變了傳統的畜牧業喂養方式,對迪慶特色畜牧業的發展、農牧民脫貧致富都起了帶頭示范作用。”和平村的駐村工作隊隊長李國權告訴記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