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個月,我養的50多只仔兔就可以賣了,按每只12元計算,有600多塊錢的收入。”近日,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松洛村林根村民小組村民余志英邊喂兔子邊說,“過去,家庭經濟主要靠民族手工藝品制作,每年有五六萬元的收入,生活還算好過。” “日子好過了,怎么會想到養兔子?” 余志英笑瞇瞇地說:“好喂養,既不費力,還不耽誤干活,每個月都有錢賺,肯定要養啊!” 今年,當地政府推廣肉兔養殖,余志英仔細聽了講解后,就第一個報了名。4月下旬,她從兔場免費領回10只母兔和兩只公兔。“養了一個多月,產仔6窩54只。還有幾只未生產的母兔,估計可產仔30只以上,這樣算下來,每個月至少增收1000多元。” 肉兔養殖產業是葉枝鎮引進并重點推進的扶貧產業。該鎮利用瀾滄江流域的氣候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見效快、可持續發展優勢明顯的肉兔養殖產業,使其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抓手。 “我們小組有16戶人家報名養殖肉兔。”林根村民小組組長和慶華說,支部書記、小組長、副組長都帶頭報名養殖,并積極引導黨員和群眾參與養殖。目前,林根村民小組領回240只母兔、60只公兔,按每只母兔每年產仔10窩計算,每戶養殖10只母兔,每年可增加1萬多元收入。“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農戶逐年擴大養殖規模,有信心依靠養兔奔小康。”和慶華心里已經有了譜。 葉枝鎮積極探索產業脫貧路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全面提高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力爭實現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不斷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今年,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計劃發展到戶養殖680戶,種兔存欄1萬余只,到戶養殖產能達到30萬只、產值1000萬元。目前,養殖戶已有200多戶,肉兔養殖正在葉枝鎮蓬勃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