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迪慶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州扶貧辦專場發布在香格里拉市舉行。州扶貧辦負責人、基層干部群眾代表介紹我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百日總攻、脫貧鞏固提升等工作情況。 2018年以來,我州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州扶貧辦副主任李和東介紹,全州三縣(市)完成項目庫建設,3年共計劃建設項目12789個,目前已完成8362個項目。通過實施“九大工程”,實現了全州三個貧困縣(市)摘帽、147個貧困村出列、74139人貧困人口脫貧,并有力保障了脫貧成果的鞏固提升,確保了脫貧質量和脫貧不返貧。 “要想致富快,全靠產業帶。”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黨總支書記華曉娟說,“貧困村脫貧摘帽重點在于抓產業、促就業,實現脫貧退出有質量。”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團結村累計投入1500余萬元用于發展種養殖產業,培育了藏香豬、牦牛、藜麥、馬鈴薯、萵筍、食用菌等脫貧增收產業,實現土地流轉超過2000余畝。截至目前,通過產業發展實現戶均增收4000余元,實現村集體收益12.58萬元。同時,產業發展還推進了就業增收工作。全村累計培訓478名勞動力,開發公益性崗位79個,年均轉移勞動力565人次,實現有勞動力、有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戶均1人以上就業。2018年,團結村順利實現貧困村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通過產業、就業工作的有序開展,全村脫貧質量進一步提升,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我州脫貧攻堅戰中,社會多方幫扶力量發揮著積極作用。州扶貧辦副主任王曉明介紹,“十三五”期間,上海投入幫扶資金7.9億元,實施505個幫扶項目。5年來,上海通過干部、人才支援和掛職、培訓,提高了我州干部隊伍素質。投入幫扶資金實施農村建設、產業發展、人才支持、社會事業、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六大類505個項目。還積極支持我州產業發展,形成一大批高原特色產業項目。上海閔行區、嘉定區、寶山區與香格里拉市、德欽縣、維西縣的26個鄉鎮實現了“鎮鄉結對”,從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多層次、全方位的幫助。另外,央企和省級17家扶貧單位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我州脫貧攻堅工作。 “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干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州通過強化扶貧干部教育、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不斷提高干部綜合素質等舉措,切實加強扶貧干部隊伍建設。在評先評優方面始終關心關愛扶貧干部,激勵與關懷并重,切實發揮干部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生力軍作用。 維西縣永春鄉慶福村西山組李浩云一家因缺技能和因病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幫助下,李浩云參加種植養殖和家政服務培訓,到銀河養殖場打工掙錢學技術,年收入超過3萬元,主動向村委會申請退出貧困戶。2017年初,他開始放養土雞,發展林下養殖產業。2018年,乘著惠民政策的東風,他用小額信貸擴大養殖規模,到2019年養殖土雞數量達到1500只,每天收獲土雞蛋約700枚,日均收入250元,年收入達到10萬余元,鞏固了脫貧成效。 |